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槁木的词语解释
槁木的意思
拼音:gǎo mù    注音:ㄍㄠˇ ㄇㄨˋ
使用场景
槁木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人的状态或事物的状态,通常带有消极的意味。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长期的困境或挫折后变得消沉和无精打采,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在长时间的使用或存在后变得陈旧和无用。
例句
1. 他经历了一场失败后,变得如同一株槁木般无精打采。2. 这座城市的经济已经停滞不前,变得如同一片槁木一样。3. 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太久,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块槁木,无法再继续发展。
基本含义
指枯死的树木,比喻人或事物失去活力、精神衰退。
基本解释

◎ 槁木 gǎomù
[dead tree] 已经死亡干枯的树木,形容毫无生气
心如槁木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五代蜀· 贯休《山居诗》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槁木成语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其含义的理解。同时,学习其他与精神状态和生机有关的成语,可以加深对槁木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树林里有一棵槁木,没有叶子,没有果实。2. 初中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变得像一株槁木,一点活力也没有了。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变得像一片槁木一样。4. 大学生:他经历了一场失败,变得如同一株槁木般无精打采。5. 成年人: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太久,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块槁木,无法再继续发展。
故事起源
槁木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鸿雁》一篇中,用来形容树木的干枯和枯萎。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失去活力和精神衰退的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图像来记忆槁木这个成语。想象一棵枯萎的树木,没有绿叶,没有生机,变得干燥和无用。将这个图像与槁木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槁木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句子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亦作“槀木”。枯木。《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 孔颖达 疏:“止如槀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槀之木止而不动也。”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诗:“骨将槁木齐,心同止水浄。”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攖人心;以不攖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

(0)
诗文中出现“槁木”的诗词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

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之子贲丘园,户牖松萝映。

骨将槁木齐,心同止水净。

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芙蓉出秋渚,绣段流清咏。

高古不称时,沈默岂相竞。

穷搜万籁息,危坐千峰静。

林僧继嘉唱,风前亦为幸。

(0)

隐几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0)

翠阴亭落成自和三首·其一

一退愁城万里降,从今按堵乐吾邦。

睡残蕙月猿推枕,吟断松风鹤啄窗。

槁木不春从换岁,虚舟无物任飘江。

抚尊笑向儿童道,安得佳肴锦鲤双。

(0)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九

露滴红兰玉满畦,闲拖象屣到峰西。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

古堑细烟红树老,半岩残雪白猿啼。

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0)

古干梅歌

槁木中有生意存,恰似一阳来地底。

初番花信小寒前,早绽梢头两三蕊。

献春开岁报韶光,玉笑珠辉乃累累。

江南诸物都不爱,僧寺瓦盆惊见此。

鉊华洗尽识真梅,邓尉万树皆孙子。

凤舸延宾携以来,添作佳谈复尔尔。

温室开花早去年,筛檐暖日明窗纸。

南暄北冷固常经,迟速随时惟定理。

于何灿发先江乡,消息诚难问花史。

或云去年花有待,南国今仍烂漫矣。

当亦偶然何足奇,聊为濡毫貌形似。

(0)

次张行中见寄韵

巧言如簧自口出,含沙射影过于蜮。

不思黄鸟嘤其鸣,返效青蝇白者黑。

自非蟠根别利器,真以委形同槁木

偶然得集类武陵,率尔成章道长吉。

策足便可登要津,高举惟须振六翮。

文从字顺乃立言,意会神交岂容默。

跃冶每怪不祥金,剖璞姑怜三献玉。

寂寥颇若大音希,浑厚真如元气毓。

追逐还能到李杜,压倒何须论元白。

悦理自信犹悦刍,好德谁能如好色。

六义端因诗序知,千虑却同愚者得。

会当载酒过子云,况有候芭作玄足。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