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梵册的词语解释
梵册的意思
拼音:fàn cè    注音:ㄈㄢˋ ㄘㄜˋ
使用场景
梵册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些书籍或文章的内容晦涩难懂,难以理解。可以用于文学评论、教育讨论或者日常交流中,用以形容某些学术论文、哲学著作、法律条文等难以理解的文字。
例句
1. 这本哲学著作真是一本梵册,读起来非常费解。2. 我看了他的论文,简直像看梵册一样,一头雾水。
基本含义
指艰深晦涩的文字或书籍。
基本解释

亦作“ 梵策 ”。佛教典籍。 宋 俞文豹 《唾玉集·无佛论》:“﹝ 张商英 ﹞尝见梵册整齐,叹吾儒之不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鬼》:“余问之学佛人云,此名拱尸鬼,然徧考梵册不得。”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十空曲》:“ 尤悔庵 先生《驻云飞·十空曲》:扰扰匆匆,遮莫晨鷄与暮鐘。梵策无须唪,公案何劳颂。”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梵册相关的知识,如梵文的起源、佛教经典的研究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成语“梵册”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这本书好难,里面的字好像梵册一样。2.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本科学书,里面的内容真是梵册,我一个字都看不懂。3. 初中生:我正在读一本名著,里面有很多深奥的哲理,真是一本梵册。4. 高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文言文阅读,里面的词句都像梵册一样,需要仔细推敲才能理解。5. 大学生:我正在研究一本专业书籍,里面的内容真是晦涩难懂,像梵册一样让人头疼。
故事起源
梵册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梵书礼序》中,他在序言中写道:“余悯汝书之难解,欲为开卷之要义,使汝读之,如读梵书。”韩愈以梵书来比喻书中的内容晦涩难懂,从而衍生出了成语“梵册”。
记忆技巧
可以将“梵册”联想成一本晦涩难懂的书籍,梵文是古代印度的宗教语言,对大部分人来说难以理解。通过联想梵文和晦涩难懂的书籍,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梵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梵”和名词“册”组成。
详细解释
梵册一词源自梵文,原意为佛教的经典。梵文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宗教语言,其经典著作常被称为梵经或梵书。由于梵文极其复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难以理解,因此梵册成为了指代任何晦涩难懂的文字或书籍的成语。
(0)
诗文中出现“梵册”的诗词

酬张公敏示古战场赋

吊古高文说战场,毫端凛凛挟秋霜。

自能突过今人作,不必污为梵册藏。

曾捲笏袍还圣主,重携笔札试明光。

曲江故有家声在,莫拟愁诗似景阳。

(0)

濂泉寺

石骨攫土土花碧,溜天飞涛泻百尺。

五泄辊趋壑底雷,谷应山鸣崩礐石。

芒鞋滑印苔藓斑,冰花著衣珠跳额。

轻身飞越万湫龙,直从泉顶探泉脉。

泉顶大陂列环堵,一半颓云压山脊。

中通㟟?里余平,两傍待建百人宅。

水归于此百窍并,■流破肋走騞砉。

放下玉帘不上钩,怪石守之纷列戟。

人传帘内竹林通,悟入空门径可迹。

瞿昙选佛兼爱身,未肯形骸等闲掷。

瀑泉之上作道场,傍水依岩创规格。

无端泉寺两茫茫,兴废乱麻难考覈。

青山白尽老僧头,帘下无人试双屐。

空将演说导因缘,一梦精诚动魂魄。

我生蚤以筏喻参,舍法何心究梵册

石头高枕看泉飞,松风谡谡吹茵席。

(0)

酬潜上人

满钩疏箔卷檐楹,秋静江天刮眼明。

梵册已翻千偈妙,炉香未散一堂清。

沾衣菊露情□□,□□松声梦不成。

我与道人缘分熟,可能朝夕厌逢迎。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