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服气。《列子·黄帝》:“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 宋 秦观 《游仙》诗之一:“服形百神朝,刳心万缘尽。”参见“ 服气 ”。
- 基本含义
- 形态庄重,举止端正。
- 详细解释
- 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非常有教养和修养。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和举止得体,有教养的情况。可以用来夸奖他人的修养和品行。
- 故事起源
-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官员为了考察其子的修养和品行,特意命令他穿上一件非常长的衣服,然后出门行走。这样一来,他的儿子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走路,以免绊倒自己。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的仪表和举止能够反映出他的修养和品行。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 1. 他一身正气,举止得体,真是个服形的人。2. 这位老师平时言谈举止都很得体,真是一个服形的榜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服形”与“仪表得体”、“举止端庄”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仪表和举止相关的成语,如“仪表堂堂”、“举止失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你的仪表真漂亮,你真是一个服形的老师。2. 初中生:他的举止端庄大方,是我们班里的服形代表。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仪表得体,举止优雅,真是一个服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