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习没有真正的进步,只是表面上的增长;或者用来形容某个项目的发展没有实际的成果,只是表面上的扩大。
- 例句
- 1.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徒长,没有任何进步。2. 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徒长了一段时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实际效果、没有真正作用的长大。
- 基本解释
◎ 徒长 túzhǎng
[spindling;excessive growth of branches and leaves] 植物只长茎杆而不长花或果实的情况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徒长”相关的成语,如“徒劳无益”、“徒劳无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努力学习,不想让自己的成绩徒长。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差,大家都只是徒长而已。3. 高中生:他天天玩游戏,学习成绩只会徒长而已。4. 大学生:我们要注重实践,不能光纸上谈兵,不能让知识只是徒长。
- 故事起源
- 徒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讲述了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项羽派遣了一支军队去攻打刘邦的势力。这支军队经过了长时间的行军,但没有真正的打到敌人,最终只是徒长了军队的行程,没有取得胜利。
- 英文翻译
1.{农} spindling; excessive growth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徒长”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原地不动,只是表面上长高了,但没有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 词语结构
- 徒长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徒”表示无用、白费,动词“长”表示增长、发展。
- 详细解释
(1).徒卒之长。《史记·黥布列传》:“ 布 已论输 丽山 , 丽山 之徒数十万人, 布 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迺率其曹偶,亡之 江 中为羣盗。”
(2).农作物因生活条件不协调而产生的茎叶发育过旺的现象。《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个合作社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每当雨后暴晴,蒸气闷热,一般秆低株密的作物如谷子、小麦产量很低,而且容易形成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