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断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或做出牺牲。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救人而不顾自己的安危,或者为了追求正义而放弃个人的权益。
- 例句
- 1. 为了保护家人,他毅然断臂。2. 他为了追求公正,不惜断臂。
- 基本含义
- 指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或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奋不顾身。
- 基本解释
(1).砍断手臂。谓僧人求法专诚。 南北朝 时,僧 神光 闻 达摩 在 沙林 ,遂往。彼晨夕参承,莫闻诲励,乃断臂置师前。后 达摩 遂传衣钵与 神光 ,是为禅宗二祖 慧可 。见《景德传灯录》卷三。 唐 贾岛 《赠绍明上人》诗:“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 宋 欧阳修 《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先是京师岁旱,有浮屠人断臂祷雨,官为起寺於 龟山 。”
(2).砍断手臂。谓女子贞洁守身。典出《新五代史·杂传序》:“予尝得 五代 时小説一篇,载 王凝 妻 李氏 之事…… 凝 家 青齐 之间,为 虢州 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 凝 家素贫,一子尚幼, 李氏 携其子负遗骸以归东。过 开封 ,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 李氏 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 李氏 仰天长慟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 明 邵璨 《香囊记·强婚》:“岂不闻 李氏 断臂,清风满耳如生。”《剪灯馀话·鸾鸾传》:“效投崖之烈女,慕断臂之贞妻。” 清 黄宗羲 《唐烈妇曹氏墓志铭》:“夫 溧阳 女子,一言而沉身; 王凝 之妻,仓卒而断臂。古人於生死之际,处之至精,今人见其为轻耳。”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牺牲、奉献相关的成语,如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帮助朋友,我愿意断臂。2. 初中生:他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断臂。3. 高中生:为了追求自由,他毅然断臂。4. 大学生:为了追求真理,他不惜断臂。5. 成年人:为了救人,他毅然断臂。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断臂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商君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因为忠心耿耿,为了服务于秦国,愿意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甚至愿意断臂。因此,“断臂”成为了形容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断臂这个成语与牺牲、舍弃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甚至愿意断掉自己的臂膀。
- 词语结构
- 断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 断臂的意思是指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或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奋不顾身。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德充符》:“德充符曰:‘商君愿断臂以事秦。’”意思是商君愿意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为了服务于秦国。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表示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做出牺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