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生长在豆类植物上的毛虫。《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 成玄英 疏:“藿,豆也;蠋者,豆中大青虫。” 唐 陈章 《腐草为萤赋》:“并桃虫而映彼中林,齐藿蠋而光於旧圃。”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行高尚,德行纯正。
- 详细解释
- 藿蠋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藿指豆科植物,蠋指甲壳动物。藿蠋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行高尚,德行纯正,像豆科植物和甲壳动物一样纯洁无瑕。
- 使用场景
- 藿蠋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尚,德行纯正,通常用于褒义。
- 故事起源
- 藿蠋这个成语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之茂,於穗之寿。”其中“蒹葭”就是指藿,而“穗”就是指蠋。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 词语结构
- 藿蠋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为人正直善良,堪称是个藿蠋之士。2. 她的品行高尚,举止端庄,真是一位藿蠋女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藿蠋”这个成语与“豆科植物和甲壳动物”的形象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形容人品德高尚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同学是个藿蠋之人,总是乐于助人,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藿蠋之士,做到品行高尚,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藿蠋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藿蠋为目标,努力追求卓越,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