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
[构成]
偏正式:具(文
[例句]
这些条条框框就是一纸具文。(作宾语)
- 英文翻译
1.(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 mere formality; dead letter
- 详细解释
◎ 具文 jùwén
(1) [dead letter;mere formality]∶空文;徒具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
上计簿,具文而已。——《汉书·宣帝纪》
一纸具文
(2) [write]∶备文;撰写文字;文词具备
直书其事,具文见意。——杜预《左传序》
(1).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颜师古 注:“虽有其文,而实不副也。”《明史·忠义传三·邢国玺》:“时帝以修城郭、练民兵、储糗粮、备戎器四事课天下,有司率视为具文,惟 国璽 奉行如詔。” 邹韬奋 《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工人以很大很久的牺牲争得的八小时制的法令竟等于具文,于是激起了劳动界的反抗。”
(2).形诸文辞。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例之情有五……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车’,‘ 齐侯 献捷’之类是也。”
- 基本含义
- 表示文章或书籍具有文采和才华。
- 使用场景
- 具文一词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或文章的优秀之处,也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才华横溢。可以用于书评、文章评论、文学讨论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具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东京梦华录》这本明代的小说中。小说中的一段话:“他不会具文,只会写字。”意思是他不懂得如何创作优秀的文章,只会写一些普通的文字。
- 词语结构
- 具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短语。
- 例句
- 1. 这篇小说真是具文,文采斐然。2. 这本书的文字流畅,具文而有深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具文”这个词与优秀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也可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作品或文章来构建与“具文”相关的记忆场景。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学和文学作品的信息,可以拓展对“具文”这个成语的理解和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具文的童话故事。2. 初中生:这篇文章真是具文,写得很有意境。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文笔非常具文,引人入胜。4. 大学生:这本诗集的每一首诗都充满了具文之美。5. 成人:这篇论文的观点独到,具文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