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ㄕㄢ ㄓㄨㄙ ㄗㄞˇ ㄒㄧㄤˋ
山中宰相
南朝 梁 陶弘景 隐居于 句容句曲山 (即 茅山 ,在 江苏省 西南部)。 梁武帝 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唐 徐夤 《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 陶弘景 ,谷口耕夫 郑子真 。”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宋史·隐逸传中·邓考甫》:“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冒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於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清 吴翊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 江 左文章分史局,山中宰相起经楼。”亦省称“ 山相 ”。 唐 郑谷 《蔡处士》诗:“旨趣 陶山相 ,诗篇 沉隐侯 。”
- 基本含义
- 指在山野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比喻能力出众、地位高而又不被人所知。
- 使用场景
- 成语“山中宰相”常用于形容那些隐藏在幕后、默默无闻但却具有重要地位和丰富才能的人。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在工作中默默付出、但却被他人忽视的员工;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在学术界或艺术领域有卓越成就但不为大众所知的人。
- 故事起源
- 成语“山中宰相”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具体的故事情节可能因地区和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山中”和“宰相”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山中”表示在山野中,隐居生活;“宰相”表示担任重要职务的人。
- 例句
- 1. 尽管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被认为是教育界的“山中宰相”。2. 这位藏书家在藏书楼中默默无闻,但他的藏书量和藏书质量却是藏书界的“山中宰相”。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山中宰相”。想象一个智慧而又低调的人,在山中担任宰相的重要职务,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样的形象能够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故事、成语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井底之蛙”、“锦上添花”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但她在家务和照顾孩子方面真的是我们家的“山中宰相”。2. 初中生:虽然他在学校里没有太多的社交活动,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以说是班级的“山中宰相”。3. 高中生:尽管他在学生会中没有太多的曝光率,但他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使他成为学校的“山中宰相”。4. 大学生:虽然他的科研成果没有被广泛报道,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已经让他成为了“山中宰相”。5. 成年人:尽管他在公司里默默工作,但他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使他成为了公司的“山中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