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素蓄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华和修养,是对一个人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 例句
- 1. 他多年来一直勤奋学习,素蓄深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2. 这位画家的素蓄不仅体现在他的画作中,还体现在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上。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平日里积累的品德、学问、能力等。
- 基本解释
亦作“ 素畜 ”。1.平时所蓄积。《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李善 注:“蓄,积也。”
(2).平时蓄养。 南朝 齐 王融 《请习校部曲疏》:“但士非素蓄,无以即用,不教民战,是实弃之。”
(3).素志。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今所载咸其素蓄,本乎生灵,而致之心用。” 南朝 陈 沉炯 《为王僧辩重答贞阳侯启》:“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窃恃皇明之必照,终期素蓄之获伸。”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以陛下之明智,知言之要,知德之奥,皆陛下之所素畜。”
- 延伸学习
- 学习素蓄这个成语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修养、学问相关的成语,如“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学霸,素蓄很深厚,经常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 初中生:这位老师教学严谨、知识广博,素蓄很深厚,我们非常喜欢她的课程。3. 高中生:他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素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4. 大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素蓄,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故事起源
- 素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比喻,用素蓄来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学问。后来,素蓄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素蓄这个成语。例如,将“素”字联想为白色,表示平日里的基础;将“蓄”字联想为储存,表示积累。这样,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素蓄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素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 素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素”指平日,指平时积累的;“蓄”指积蓄、存储。合在一起,素蓄指一个人平日里积累的品德、学问、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