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代人传语致意或托人传语致意的敬词。《水浒传》第二十回:“ 晁头领 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性命,见今做了 梁山泊 主都头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你拜上你家老爷,説 金老爷 的字是在京师王爷府里品过价钱的:小字是一两一个,大字是十两一个。”
(2).拜上帝。 洪秀全 把基督教教义与农民革命思想结合起来,组织拜上帝会,后来即依靠这些会众举行 太平天囯 起义。 清 张汉 《鄂城纪事诗》:“二十五人同拜上,各归司马各投军。”自注:“拜上者,拜上帝。”
- 基本含义
- 指对上级或长辈表示敬意或礼节性的拜访。
- 详细解释
- 拜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尊敬和敬意。在拜访时,通常需要行七拜,即跪拜、磕头,并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福。
- 使用场景
- 拜上常用于以下场景:1. 拜访上级领导或长辈时,表示尊敬和礼节。2. 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对神明或祖先进行拜访。3. 在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需要向双方父母进行拜上,表示对双方家庭的尊敬和感激。
- 故事起源
- 拜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和尊卑之分。拜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体现了人们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和敬意。
- 词语结构
- 拜上是由“拜”和“上”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拜”表示行礼,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意;“上”表示向上级或长辈表达敬意。
- 例句
- 1. 他每年都会拜上一次祖先坟墓,表达对祖先的敬意。2. 在新年期间,我们要拜上亲友,祝福他们新年快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拜上这个成语:1. 将“拜上”这个成语与拜访长辈或上级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行礼拜访时的场景,加深记忆。2. 将“拜上”与“拜访”这两个词进行联想,拜访是对长辈或上级表示尊敬的行为,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拜上相关的成语和文化知识,例如“拜把兄弟”、“拜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重要的节日,我们会拜上祖先,祝福他们平安幸福。2. 初中生:新年期间,我们会拜上亲友,送上祝福和礼物。3. 高中生:在拜访领导时,我们要注意礼仪,恭敬地拜上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