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老兔的词语解释
老兔的意思
拼音:lǎo tù    注音:ㄌㄠˇ ㄊㄨ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合,特别是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年纪已经很大了的时候。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老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老兔”。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或行为比较老套,不够新颖。
例句
1.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真是个老兔。2. 这位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工作态度却很年轻,一点也不像个老兔。3. 别看他年纪小,思维可不老兔。
基本含义
指年纪大的兔子,比喻年纪大的人。
基本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月中白兔。亦借指月。 唐 李贺 《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南唐 陈陶 《飞龙引》:“彤庭侍宴 瑶池 席,老兔春高桂宫白。” 宋 苏轼 《虎儿》诗:“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2).鸱鸺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鸱鸺》。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动物的成语,比如“狐假虎威”、“狗急跳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个老兔。2. 初中生:虽然他年纪大了,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像个年轻人,一点也不像个老兔。3. 高中生:他虽然年纪不小,但思维却很活跃,一点也不像个老兔。4. 大学生:这位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的学术研究依然很活跃,一点也不像个老兔。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老兔”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兔子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有着长寿和幸福的象征。而“老兔”这个成语则是通过对兔子的寿命和年纪的联想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兔子的寿命较短,而年纪大的兔子更加少见,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老兔”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老兔”是由“老”和“兔”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老”表示年纪大的意思,“兔”表示兔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年纪大的兔子,也就是比喻年纪大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年纪已经很大了。
(0)
诗文中出现“老兔”的诗词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0)

虎儿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

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

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

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

妖狐莫誇智有馀,不劳摇牙咀尔徒。

(0)

蟾宫折桂

广寒宫殿秋无际,玉宇琼楼隔人世。

书郎两腋生清风,飞上层霄折丹桂。

霓裳羽衣歌且停,老兔奔走嫦娥惊。

寄声为报后来者,此树固非平地生。

(0)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最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

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誇。

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

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

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

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从矛叉。

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

雄心欲抟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

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

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

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

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

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

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

青丘云梦古所吒,与此何啻百倍加。

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词客嘲淫奢。

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嘉。

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0)

新乐府.紫毫笔.讥失职也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功甚重,管勒工名充岁贡。

君兮臣兮勿轻用,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

(0)

月石

嫦娥促轻车,翩翩下瑶城。

穷幽得灵山,意欲家平生。

隳石拟素魄,神功夜无声。

佳桂愿托根,老兔祈偕行。

上帝闻之怒,地祇夺我睛。

交诏责其归,命驾涕以横。

事往千古后,殷勤有馀情。

夜半纤云收,回光对两盈。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