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六参的词语解释
六参的意思
拼音:liù cān    注音:ㄌㄧㄨˋ ㄘㄢ
使用场景
六参常用于描述人的感知能力,可以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多么敏锐和全面。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
例句
1. 他具备了六参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听取、嗅闻、品味、触摸和直觉来全面理解问题。2. 这位艺术家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六参,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创意。
基本含义
指人的六种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直觉。
基本解释

谓一月朝参六次。《新唐书·百官志三》:“﹝武官﹞五品以上及折衝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参官。” 唐 张说 《郑国夫人神道碑》:“每至四时令节,六参嘉会,鱼轩照门,龟艾交室。”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大内》:“如六参起居,百官听麻,改殿牌为 文德 殿。” 宋 时又名“望参”。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六参》。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六参相关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了解不同文化对人类感知能力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参观博物馆,通过六参来了解不同的展品。2. 初中生:运动员需要发展六参,以提高比赛中的反应和感知能力。3. 高中生:学习一门外语需要六参的帮助,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4. 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运用六参来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5. 成人:作为一名摄影师,六参是我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可以帮助我捕捉到更多精彩的瞬间。希望以上关于“六参”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六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类有六种感官,通过这六种感官可以感知和认识世界。这个概念在后来的文化中逐渐发展成为了成语“六参”。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六参的每个字拆解开来记忆,例如“六”字可以联想到六种感官,而“参”字可以联想到参与、参悟等含义。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六参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六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六参是指人类的六种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直觉。它强调了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和多样性。六参的存在使得人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感受周围的环境。
(0)
诗文中出现“六参”的诗词

同伯潜诸公联骑出城东次衫字韵

怯晓征衣袭小衫,山头淡月照联骖。

晴光忽散湘江上,秋色疑连梦泽南。

后约吹香舒藻思,同游载酒款犀谈。

遥知坚卧朱文季,倦听朝鸡趁六参

(0)

李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剧郡思贤牧,名曹失望郎。

六参能几日,两鬓未全霜。

霅水新阡远,桐川旧隐荒。

绝怜垂白母,泪血独还乡。

(0)

又和喜雨四首·其四

白头无复驾征骖,薄有田庐汾水南。

但使金穰堪拾穗,何曾玉食欠包柑。

莫辞社酒传三爵,犹胜障泥趁六参

不必宗文扶亦可,老人不饮似微酣。

(0)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其一

微雨轻寒透客衫,十分秋色相征骖。

人占逸驾应空北,君自良图已运南。

须信由来非枉尺,谁云领取勿多谈。

而今吐握逢知己,会听新除趁六参

(0)

贺胡守寺正祷雪响应

庐陵新事一奇绝,老农七年不识雪。

史君领取六花来,一夜九天开玉阙。

万家铸作银楼台,千峰琢出琼崔嵬。

频岁魃儿祟䆉稏,来秋云子如芋魁。

老夫与雪亦久别,滕六参侬求普说。

为渠拈此一瓣香,今身胡姓前身黄。

只愁颍川归庙堂,不愁寰宇无丰穰。

东阁官梅应解语,绿毛么凤仍能舞。

合词再拜寿史君,满为天花中玉醑。

(0)

垂拱殿赐对蒙恩入省

黼座亲瞻咫尺威,恭承天语慰衰迟。

锦书殿陛初传赐,白发郎潜且漫为。

九日重分番直夜,六参便赴早朝时。

自知麋鹿难驯习,深愧鹓鸾接羽仪。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