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qiú rén de rén ㄑㄧㄡˊ ㄖㄣˊ ㄉㄜ ㄖㄣˊ
求仁得仁
◎ 求仁得仁 qiúrén-dérén
[try to find humanity and finally get if;want sth. and succeed in getting just that] 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喻指如愿以偿
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基本含义
- 追求仁德的人会得到善良的回报。
- 使用场景
- 求仁得仁多用于表达善良行为会得到善报的道理。可以用于教育、劝告、赞美等场景,特别适用于道德教育、品德培养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如何能够成为一个仁德之人。孔子回答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会从自身寻求,而一个无道德修养的人则会从他人那里寻求。后来,这个故事演化成了成语“求仁得仁”,用来表达追求仁德的人会得到善报的道理。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例句
- 1. 他平时乐于助人,今天遇到困难,正是求仁得仁的时候。2. 她经常关心他人,所以她在困难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真是求仁得仁啊!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结构拆解开来记忆。将“求仁得仁”拆解成“求仁”和“得仁”,并理解其含义,可以更容易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仁德相关的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无敌”等,加深对仁德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助同学捡起了掉在地上的书,就是求仁得仁。2. 初中生:如果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也会对你友好,这就是求仁得仁的道理。3. 高中生:我觉得如果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就能体会到求仁得仁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