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踏月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形容人的步履轻盈、灵活的场景中。比如,可以用来形容舞蹈演员在舞台上优美的舞姿,也可以用来形容体操运动员的动作轻盈、灵活。
- 例句
- 1. 她的舞姿轻盈灵动,就像踏月一样。2. 这位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如行云流水,简直是踏月般的轻盈。
- 基本含义
- 指人在月光下行走,形容非常轻盈、灵活。
- 基本解释
◎ 踏月 tàyuè
[walk in the moonlight] 指在月下散步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轻盈、灵活相关的成语,如“轻如燕子”、“轻舞飞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姐姐的舞蹈动作很轻盈,就像踏月一样。2. 初中生:他的步伐轻盈灵活,就像在踏月一样。3. 高中生:演员在舞台上踏月般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故事起源
- 踏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个女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场景。这首诗引发了人们对于轻盈、灵活的想象,后来就形成了成语“踏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踏月”。想象一个人在月光下跳舞,轻盈的脚步如同踏在月亮上一样,这样就能记住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踏月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踏”和“月”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亦作“蹋月”。1.踏着月色。 元 萨都剌 《偶成》诗之二:“明日醉骑五花马,吹簫踏月过 扬州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荆公 登舆,分付快走。从者跟随踏月而行。” 钱锺书 《围城》三:“吃了晚饭,因为镇天没活动,想踏月散步。”
(2).月下散步。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二:“折花兼蹋月,多唱 柳郎 词。”《三侠五义》第五一回:“不想昨晚住在山下店里,公子要踏月,走至松林,出来一隻猛虎把公子背了去。” 徐迟 《草原上的钻机》:“小木屋外面,一片银光洒在草原和小山上,在分队部前面,还有几个年轻人在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