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挥斥方遒(qiú),出自毛泽东填写的词《沁园春•长沙》(1925年)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原词〗
沁园春 长沙(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有力、有气势,挥洒自如。
- 详细解释
- 挥:挥动;斥:排斥;方:方正;遒:遒劲。挥斥方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有力、有气势,表达自如,毫不含糊。
- 使用场景
- 挥斥方遒常用于形容文笔雄健、言辞有力的文章或演讲,也可以用来形容说话时态度坚决、气势磅礴的样子。
- 故事起源
- 《晋书·祖逖传》记载了挥斥方遒的故事。祖逖是晋朝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朝廷上直言敢谏,严厉批评时任官员的行为。他的言辞雄辩有力,挥洒自如,因此被人们形容为“挥斥方遒”。
- 词语结构
- 挥斥方遒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演讲挥斥方遒,使全场观众都为之动容。2.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挥斥方遒,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挥斥方遒与“挥动”、“斥责”、“方正”、“遒劲”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形成意象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气吞山河”、“雄辩如椽”等,以扩展对汉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巧挥斥方遒,每一笔都非常有力。2. 初中生:她的演讲挥斥方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他的写作风格挥斥方遒,充满了力量和激情。4. 大学生及以上:这位教授的讲课风格挥斥方遒,让我们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