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文体名。标明全书要旨,并对作品表示赞许,进行评价或叙述读后感想。性质与序、跋相似,大都用韵文体裁,通常放在卷首。 汉 赵岐 有《孟子题辞》。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晦庵小学定本》:“目曰《朱文公题小学书后》,而题辞则在卷端,是矣。” 鲁迅 《野草》有《题辞》。
(2).为表示纪念或勉励而题写的文字。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我接到 陈布雷 的一封信,他说, 愈之 的文章和我的题辞,‘委座’表示不满意,希望我们以后不要在有色彩的报纸上发表文字。”参见“ 题词 ”。
(3).泛指所写的诗文。 清 王维鋆 《<湘烟小录>志》:“至欲论作者情文之妙,题辞具在,先得我心,可不復赘。”
- 英文翻译
1.autography; autograph (真迹石印版)
- 基本含义
- 指对照片、书画等作品的标题或题字。
- 详细解释
- 题辞是指对照片、书画等作品的标题或题字。在古代,题辞往往是由作者或鉴赏家亲笔题写在作品上,以表达对作品的赞美、评论或寄托情感。题辞的内容可以是诗词、散文、名言警句等,也可以是简短的评语、祝福语等。
- 使用场景
- 题辞常见于书画展览、相册、纪念册等场合,用于标识作品的作者、题目、创作时间等信息,也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 故事起源
- 题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画鉴赏文化。在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往往需要一个合适的标题或题字来衬托作品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因此,题辞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书画、照片等艺术作品中。
- 词语结构
- 题辞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幅画的题辞写得非常准确,凸显了作品的主题。2. 他那本纪念册的题辞是自己亲手写的,非常用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题辞”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看一幅画作时,想要为它写下一段题辞,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评论。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或参观艺术展览,了解更多关于题辞的知识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画上写了一个题辞,表达了对我的家人的感谢和祝福。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为自己的作文起一个题辞,来展示作文的主题和意义。3. 高中生:我在相册上写下了一段题辞,记录了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4. 大学生:我在毕业照上写了一段题辞,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和支持。5. 成人:我写了一篇文章,用题辞来点缀,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