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竿头的词语解释
竿头的意思
拼音:gān tóu    注音:ㄍㄢ ㄊㄡˊ
使用场景
竿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最前端或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境界。例如,在描述一支队伍时,可以说“他是我们队伍的竿头”,表示他是队伍中最重要的人物或领导者。又如,在谈论一个计划或项目时,可以说“这个计划的竿头是市场调研”,表示市场调研是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
例句
1. 他是我们队伍的竿头,大家都对他非常敬重。2. 这个计划的竿头是市场调研,只有通过调研才能确定市场需求。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前端或顶端。
基本解释

竹竿的顶端。比喻至高境界。 唐 张祜 《大酺乐》:“小儿一伎竿头絶,天下传呼万岁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或谓因古人所及,更復精思,故已到竿头。”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竿头相关的成语,如“竿头直上”、“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等。同时,可以了解竹竿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他与竹相关的成语和文化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级的竿头,大家都喜欢和我一起玩。2. 初中生:这个项目的竿头是团队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3. 高中生:他是学校的竿头,不仅成绩优秀,还在各个社团中担任重要职务。4. 大学生:这个研究的竿头是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支持研究结论。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变成了一根竹竿。他发现自己被人们用来当作竹竿的头部,被高高举起,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个故事中的竹竿头部象征着事物的前端或顶端,因此成为了“竿头”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竿头的发音“gān tóu”与“干头”进行联想,想象成一个人站在竹竿的顶端,高高举起,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词语结构
主语 + 是 + 竿头
详细解释
竿头是由竿和头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竿指的是竹竿、木棍等物体的长条形部分,头指的是物体的顶端或最前端。竿头在成语中表示事物的前端或顶端,也可以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0)
诗文中出现“竿头”的诗词

观竞渡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綵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舟折楫时。

(0)

寄旧山僧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0)

竹影

日上竿头早,风摇云影好。

看他去化龙,且莫呼童扫。

(0)

渔父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0)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

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0)

劝学偈

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

禅师欲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