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黄昏,傍晚。 元 陈旅 《题韩伯清所藏郭天锡画》诗:“岁晚怀人增感慨,晴窻展玩到斜曛。”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嬾结芙蓉带,愁鬆翡翠裙。晓来香阁坐,常恐又斜曛。”
(2).落日的馀辉。 清 周亮工 《同箨庵酌第二泉竟》诗之一:“轻舟能暂泊,扶老送斜曛。” 林纾 《题画》诗:“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
- 基本含义
- 指夕阳斜照的时候。
- 详细解释
- 斜曛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斜指的是夕阳斜照的方向,曛指的是夕阳的光线。斜曛形容夕阳斜照的景象,通常用来形容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
- 使用场景
- 斜曛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或者借景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它可以用来形容夕阳下的山水、花草、湖泊等美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在夕阳下的情感变化。
- 故事起源
- 斜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诗人杜牧。杜牧在《秋夕》一诗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其中“天阶夜色凉如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凉意。后来,人们将“天阶夜色凉如水”中的“夜色凉如水”引申为夕阳斜照的意象,形成了成语“斜曛”。
- 词语结构
- 斜曛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傍晚时分,斜曛下的湖水映着红霞,美不胜收。2. 他站在山顶上,眺望着斜曛下的小村庄,心情愉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夕阳斜照的景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夕阳斜照时的美丽景色,将其与斜曛这个成语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牧的其他诗作,以及其他描写夕阳的成语,如“余晖”,“晚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傍晚时分,我和爸爸一起散步,看到了斜曛下的彩虹。2. 初中生:斜曛洒在校园里,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3. 高中生:我喜欢傍晚时分,那时的斜曛让我感到一种温暖和安宁。4. 大学生:斜曛下的城市,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美得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