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北狄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外族或者野蛮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粗鲁或者野蛮,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者文化的未开化。
-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鲁野蛮,简直就像个北狄一样。2. 这个地方尚未开化,还存在着一些北狄的习俗。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指北方的外族。
- 基本解释
◎ 北狄 běidí
[Di nationality]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唯北狄(此指北魏)野心,掘(同“倔”)强(jiàng)沙塞之间。—— 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 延伸学习
- 了解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进一步理解北狄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北方和南方相关的成语,如“南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北狄是古代中国北方的外族。2. 初中生:他的举止粗鲁野蛮,简直就像个北狄一样。3. 高中生:这个地方尚未开化,还存在着一些北狄的习俗。4. 大学生:北狄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泰誓》中,用来形容北方的外族。
- 故事起源
- 北狄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泰誓》中,用来形容北方的外族。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南方被认为是文明和开化的象征,而北方则被视为野蛮和未开化的地区。因此,北方的外族被称为北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北狄”这个成语与北方的形象联系起来,北方被认为是野蛮和未开化的地区,而北狄就是指北方的外族。可以通过想象北方的草原和游牧民族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北”和“狄”。
- 详细解释
原指古代的 狄 族。因其主要居住于北方,故称。后用为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孟子·梁惠王下》:“东面而征西 夷 怨,南面而征北 狄 怨。”《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二引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其后,北 狄 讲和,西戎纳款。” 马君武 《从军行》:“北 狄 寇边郡,飞电羽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