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笃降一般用于描述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可以用于正式场合或者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罪犯应受严厉惩罚的观点。
- 例句
- 1. 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法律应该笃降,绝不姑息。2. 对于那些背信弃义的人,社会应该笃降,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 基本含义
- 指对有罪之人严厉惩罚,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教训。
- 基本解释
犹笃生。谓得天独厚。 汉 祢衡 《鲁夫子碑》:“煌煌上天,篤降若人。邈矣悠哉,千祀一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犯罪和法律有关的成语,如“杀一儆百”、“罪大恶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盒,老师笃降了他,让他写100遍道歉信。2. 初中生:那个犯罪分子偷了很多钱,警察最后笃降了他,让他坐牢10年。3. 高中生:社会对于那些犯罪行为应该笃降,不能姑息养奸。
- 故事起源
- 《史记·刑法志》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秦始皇时期,有一个名叫张耳的人,他曾经参与了反秦的起义,但最终失败被捕。当时秦始皇下令将张耳斩首示众,但张耳的母亲却希望能够保住儿子的性命。于是,她写信给秦始皇,请求将张耳降为奴隶,以示宽恕。秦始皇看到母亲的信后,深受感动,决定笃降张耳,将他降为奴隶而不杀死他。这个故事成为了“笃降”的典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罪犯被严厉惩罚的场景,以及他受到惩罚后的教训,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笃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笃”意为“严厉”,“降”意为“惩罚”。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惩罚,以达到对罪犯进行警示和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