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官仪的词语解释
官仪的意思
拼音:guān yí    注音:ㄍㄨㄢ ㄧˊ
使用场景
官仪一词常用于评论政府官员的品行和仪态,也可以用来评论其他人的举止是否得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提醒人们注重自己的仪态和礼仪,尊重他人。
例句
1. 他的官仪得体,深受同事们的尊重。2. 作为一名官员,他应该有官仪,不能随意发表言论。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仪态、举止或所持的礼仪。
基本解释

(1).官府的礼仪。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 宋 曾巩 《谢赐<唐六典>表》:“窃典故之绪餘,少裨寡陋;审官仪之委曲,益励疲駑。” 宋 岳珂 《愧郯录·鱼袋》:“国初,承 五季 草创,官仪未备。”
(2).做官者的仪容风度。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乍瞻雅范,颇露官仪。二位莫非微服过 宋 者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官仪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仪表堂堂”等,以加深对官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导我们要有官仪,不要随便说脏话。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要保持官仪,为同学们争取权益。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具备高尚的官仪,以树立良好的形象。4. 大学生:在面试时,要注意自己的官仪,给招聘官留下好印象。
故事起源
官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官员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他们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因此,官员的仪态和礼仪非常重要,要求他们举止得体、言行端正。官仪一词就是从这个背景中衍生出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官仪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穿着官服,举止得体,遵循着礼仪规范,展现出高贵的仪态。
词语结构
官仪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官仪是由“官”和“仪”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官指的是官员,仪指的是礼仪。官仪一词原本是指官员应该具备的礼仪规范和仪态,意味着官员应该有良好的品行和举止,以示公正、廉洁和尊重。现在官仪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的仪态和举止是否合适得体。
(0)
诗文中出现“官仪”的诗词

观棋大吟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算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

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篪。

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

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

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屏帏。

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

空江响雷雹,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

山河璨于地,星斗会璇玑。

因睹输赢势,翻惊宠辱蹊。

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

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

卷舒当要会,取舍在须斯。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椎。

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

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

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

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

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

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

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

以今观往昔,何止乎庖羲。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趄趑。

汤武援干戈,三老诚有讥。

虽皋陶陈谟,而伊周献规。

曾未免矣夫,疗骨而伤肌。

仁为名所败,义为利所挤。

治乱不自已,因革徒从宜。

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玼。

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

或羿浞起衅,或管蔡造疑。

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

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

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陑。

安知羑里月,不照逾孟师。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

平王迁于洛,赧王败于伊。

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

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溪。

或入于鄢郢,或栖于会稽。

或屠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五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

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雄雌。

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

遐迩都包括,纵横悉指挥。

井田方奕奕,兵甲正累累。

易之以阡陌,画之以郊畿。

销之以锋镝,焚之以书诗。

罢侯以置守,强干而弱枝。

重兵栖上郡,长城堑边陲。

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而。

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

视人若蝼蚁,用财如沙泥。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

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

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

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

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惨凄。

项强刘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

庙堂成算重,帷幄坐筹奇。

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

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

三杰才方展,千年运正熙。

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

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

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

当时无佐命,何以救颠隮。

百战方全日,长兵震天垂。岂知巫蛊事,祸起刘屈?。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瀰。

见危能致命,无忝寄孤遗。

剧贼欺孤日,行同狐与狸。

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

龙战知何所,冰坚正在兹。

溃堤虽患水,禦水敢忘堤。

东汉重晞日,昆阳屋瓦飞。

幽忧新室鬼,狼籍渐台尸。

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

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官仪

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

经何功殆尽,至董业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

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

城有隍须复,羊无血可刲。

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

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

玄德志不遂,竟终于涕洟。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

妇人执国命,骨肉生疠疵。

二主蒙霜露,五胡犯鼎彝。

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

广陌羌尘合,中州胡马嘶。

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辟草来洛汭,垦田趋江湄。

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驰。

东晋分南尾,时或产灵芝。

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

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

长江空满目,行客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

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

尔朱夺高氏,宇文灭北齐。

及隋始并陈,四海为藩篱。

泛汴公私匮,征辽士卒疲。

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咨。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

中原未有主,谁识非鹿麋。

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

龙腾则云霭,虎步则风凄。

母后专朝日,相仍紊宫闱。

可嗟桓彦范,不杀武三思。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

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

两京皆覆没,九庙咸倾欹。

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

事无可奈何,举目谁与比。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

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

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

邀朝廷姑息,观社稷安危。

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

乘舆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

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

国步何颠沛,君心空忸怩。

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

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

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晞。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

绛霄兵自取,玄武火何痴。

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

太原朝见入,刘子夕闻啼。

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

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谲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

挠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

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

欲升还陨落,将坠却扶持。

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睎。

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

久废田硗确,难行路险巇。

不逢真主出,何以见施为。

家国邅回极,君臣际会稀。

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

睿算随方设,群豪引领归。

迄今百馀载,兵革民不知。

成败须归命,兴亡自系时。

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

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

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釐。

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

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者后萎。

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

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罤。

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

道大闻老子,才难语仲尼。

造形能自悟,当局岂忧迷。

黑白焉能浼,死生奚足猗。

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

勿讶傍人笑,休防冷眼窥。

既能通妙用,何必患多岐。

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

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馀始识希。

大羹无以和,玄酒莫能漓。

上兵不可伐,巧历不可推。

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

兄弟专乎爱,父子主于慈。

天下亦可授,此著不可私。

(0)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

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

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

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

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

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

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

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

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

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

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虎臣囗激昂,囗囗囗禦侮。

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

西上轘辕山,丘陵横今古。

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

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

他日遇封禅,著书继三五。

(0)

闻西使到关

遥闻西域使,来献大明宫。

故事三苗比,官仪敌国同。

赐书深慰藉,锡命极优崇。

含垢应王度,怀柔尚古风。

苍生向来急,殊俗此时通。

冠盖长城北,边关绝幕东。

春秋大一统,吏事责三公。

何有长沙客,题诗恸哭中。

(0)

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博洽人为史,循良吏得师。

谋谟当启沃,出处系安危。

鹗立通丹地,龙章近赤墀。

咨询唐典故,笔削汉官仪

结客多青眼,承家最白眉。

浩然无害气,汪若有容陂。

慎独仍三省,操危任百罹。

谁嘲玄尚白,自信涅非缁。

俯仰俱无怍,幽明两不欺。

爱君心匪石,忧国鬓成丝。

券外真毫末,樊中足坦夷。

闭门因拂袖,展卷代支颐。

远览迷千古,高怀自一时。

海非蠡可测,豹岂管能窥。

能事推天禄,威名到月支。

孔融徵已晚,安石起何迟。

不待南飞雁,贪悬左顾龟。

向来鹦鹉赋,此去凤凰池。

揭揭英灵气,巍巍柱石姿。

衮衣须我补,霖雨更谁为。

贱子端何者,先生颇识之。

几年当顾盼,今日倒炉锤。

解榻徐生入,弹冠贡子知。

青蝇休点污,白璧漫瑕疵。

鍊句终乖律,看书正阙疑。

地偏如有避,交淡欲无私。

瘦马终千里,寒灰待一吹。

西江如可激,毕命守轩帷。

(0)

送颂臣之台湾·其七

王气中原在,英雄识所归。

为言乡父老,须记汉官仪

故国空禾黍,残山少蕨薇。

渡江论俊物,终属旧乌衣。

(0)

李公

李公白发已如丝,肯惜忠言负主知。

事大不应回一语,知君不作上官仪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