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朔旦一词一般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用来描述早晨或一天开始的时刻。可以用在日记、文章、演讲等场景中。
- 例句
- 1. 他每天都在朔旦起床锻炼身体。2. 朔旦时分,大街上的人流开始变得熙熙攘攘。
- 基本含义
- 指清晨、早晨。
- 基本解释
旧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后汉书·顺帝纪》:“三朝之会,朔旦立春,嘉与海内洗心自新。”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华阴小厅子》:“有一事将语使君,吾祗役於邑中,来日朔旦,不可脱身,故乘休假驰至此。”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春秋说·春秋行夏之时》:“ 夏 正月建寅, 商 正建丑, 周 正建子者,各用其月为岁首也。建寅则称正月朔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时间相关的成语,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朝三暮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每天早上,我都在朔旦起床准备上学。2. 初中生:朔旦时分,我正在操场上进行晨练。3. 高中生:在朔旦时分,我开始复习今天的课程。4. 大学生:朔旦时分,我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上的消息。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朔旦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汉字的意义组合而成的。朔旦一词中的朔是指农历月的初一,旦是指早晨。两个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一天开始的时刻,即清晨、早晨。
- 记忆技巧
- 记忆朔旦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法。可以想象自己清晨醒来的场景,那一刻是一天开始的时刻,就像朔旦一词的意义一样。
- 词语结构
- 朔旦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朔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朔指农历月的初一,旦指早晨。朔旦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清晨、早晨。它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早晨,特指一天刚开始时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