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吟诵的词语解释
吟诵的意思
拼音:yín sòng    注音:ㄧㄣˊ ㄙㄨㄙˋ
基本解释

◎ 吟诵 yínsòng
[chant;recite]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英文翻译

1.chant; recite

详细解释

(1).泛指读书。《晋书·儒林传·徐苗》:“ 苗 少家贫,昼执鉏耒,夜则吟诵。”
(2).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爱雕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四:“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高宗 亲书此联於幅纸,黏之殿壁……吟诵此联,凄然出涕。” 清 梅曾亮 《欧氏又一村读书图记》:“ 岳庵 虽家居,亦囊篋鳞杂,不能吟诵无事如曩时。” 冯牧 《<郭小川诗选>代序》:“﹝它们﹞值得我们吟诵……首先是因为它们时时响彻着的那种可贵的主旅律。”

基本含义
指朗读或吟咏诗文。
使用场景
吟诵常见于诗歌朗诵、文学演讲、戏曲表演等文艺活动中。在学校里,吟诵也是一种常见的文学教学方法,通过吟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故事起源
吟诵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诗人们常常在宴会或文化交流活动中互相吟诵自己的作品。吟诵不仅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词语结构
吟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吟”是动词,表示朗读、吟咏;“诵”也是动词,表示背诵、朗诵。
例句
1. 他在音乐会上吟诵了一首美丽的诗歌。2. 她用悠扬的声音吟诵着古代的诗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词语。想象一个人站在舞台上,高声吟诵着一首美丽的诗歌,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厅中,给人一种悠扬的感觉。
延伸学习
除了吟诵,还有许多其他与诗歌相关的成语,如吟风弄月、吟咏悲歌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在课堂上吟诵儿歌。初中生:她参加了校园诗歌朗诵比赛,以优异的成绩吟诵了一首古诗。高中生:他在文学社团中担任吟诵组的负责人,经常组织吟诵活动。
(0)
诗文中出现“吟诵”的诗词

耕读轩

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0)

福州新馆联

佳日春秋来鹤盖;深宵吟诵似鳌峰。

(0)

游泰山六首·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0)

黄河次日风不止

风乃天之威,可有不可弄。

如何两昼夜,赫赫操柄用。

小舟亦何力,乃欲当鼓动。

况在四野间,号怒声亦纵。

蓬苫尽翻飞,捞摘疲仆从。

客子不敢起,卧久筋骨痛。

衾裯冷如泼,双脚尽僵冻。

早炊告将及,乏米自探瓮。

幸有文字携,曾不废吟诵

晴明坐可待,日影来隙缝。

人居忘道途,于兹复淹壅。

因忆向所经,一一皆成梦。

(0)

李氏素风堂

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即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

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

果有过庭子,颖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风义故常在,兹堂非偶成。

(0)

五云诗

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风林泉石振清响,佔毕吟诵声难模。

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

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

文为人瑞要瑞时,时不与我文奚为。

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

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

为儒无用拟修玄,徒想仙人五云宅。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