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跳入汤镬而死。《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 欒布 哭 越 ,犯禁见虏。赴鼎非冤,诚知所处。”
- 基本含义
- 指勇敢地去担当重任或冒险。
- 详细解释
- 成语“赴鼎”源自《左传·襄公十三年》:“鼎,尹氏之宝也。尹氏灭,晋国将取之,鲁人赴之。”意思是指鼎是尹氏的宝物,尹氏灭亡后,晋国想要取走鼎,鲁国的人民奋勇前往保护鼎。后来,“赴鼎”逐渐演变成为表示勇敢地去担当重任或冒险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勇敢地去承担责任或冒险的情况,可以用于赞美有勇气、有担当的人。
-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记载,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春秋时期,当时鲁国的尹氏家族因为受到晋国的威胁而灭亡,晋国想要取走尹氏家族的宝物鼎。鲁国的人民为了保护鼎而勇敢地前去抵抗晋国的侵略,表现出了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 1. 他毅然赴鼎,担当起了挑战。2.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地赴鼎。3. 只有敢于赴鼎,才能有所成就。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赴鼎”与勇敢担当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勇敢地投身于一个重要的任务或冒险中,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敢、冒险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取义”、“奋不顾身”等,以拓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勇敢,赴鼎去保护家人。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挑战,我们要勇敢地赴鼎,全力以赴。3. 高中生:在大学选择时,我们需要勇敢地赴鼎,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