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 基本含义
- 比喻勤劳善良的女子。
- 详细解释
- 织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形象,指代勤劳善良的女子。织妇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女性勤劳、善良、贤惠,具有劳动精神和家庭美德。
- 使用场景
- 织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女性具有勤劳善良的品质,常用于赞美女性的劳动和家庭美德。例如,可以用在描述一个女性辛勤工作、照顾家庭的情境中。
- 故事起源
- 织妇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她叫做织女,是天帝的七个女儿之一。织女非常勤劳,每天织布织丝,她织的布非常美丽。后来,织女和牛郎相爱并结婚,但天帝不允许他们在一起。为了让他们团聚,天帝允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由来。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她是一个真正的织妇,每天早早起床做家务,然后去上班。2. 她勤劳善良,是一个典型的织妇形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七夕节是织女和牛郎相会的日子,织妇这个成语可以让我们想起勤劳善良的女性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文化背景和故事,以及其他与勤劳善良女性形象相关的成语,如“贤妻良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我们班上最勤劳的织妇,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妈妈是一个典型的织妇,她既工作又照顾家庭,非常辛苦。3. 高中生:她是一个具有织妇品质的女性,她不仅努力学习,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4. 大学生:她是一个勤奋努力的织妇,她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