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生风的词语解释
生风的意思
拼音:shēng fēng    注音:ㄕㄥ ㄈㄥ
使用场景
生风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论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议论,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一个人的言行往往可以迅速传播开来,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影响。
例句
1. 他的演讲生风了,引发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2. 这位明星的一句话生风了,引发了一场社会舆论的风暴。
基本含义
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基本解释

◎ 生风 shēngfēng
(1) [blow]∶刮风
(2) [make trouble]∶挑起事端
无故生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生风”相关的成语,如“引人注目”、“轰动一时”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位小朋友在校园里的表演生风了,大家都在谈论他的才艺。2. 初中生:那个学生的作文获得了全国大赛的冠军,真是生风了。3. 高中生:这位学生在学校组织了一场慈善活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真是生风。4. 大学生:这个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观点独特的文章,立刻生风了,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5. 成年人:他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推出后立刻生风,成为了热门话题。
故事起源
生风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引起了轰动和变化。后来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影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将“生风”联想成某人的言行如同刮起了一阵风,引起了轰动和变化。
词语结构
生风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生”和名词“风”组成。
详细解释

(1).产生风。形容清凉。 汉 班固 《白虎通·八风》:“阴合阳以生风也。”后用“生风”形容清凉、轻快或声威雄猛。《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归乎生风之广厦兮,脩 黄轩 之要道。”《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长袖奋而生风,清气激而绕结。”《诗刊》1977年第10期:“假如我是四蹄生风的白龙马哟,一定还要插上副金色的翅膀,奔向那伟大的 北京 城。” 郭沫若 《暴虎辞》:“毛血成雨,咆哮生风。”
(2).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论》:“ 李膺 振拔污险之中,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公久在西掖,声华满路,一昨迁拜中宪,臺阁生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傅玄 善言儿女之情,而刚正嫉恶,臺阁生风。”
(3).谓横生枝节,扩大事态。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民政》:“时朝廷初行新法,所遣使者,皆新进少年,遇事生风,天下骚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一种贪恶之人,意想诈人,遇事生风,訐私扬短。”

(0)
诗文中出现“生风”的诗词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

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

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年来齿发老未老,此去江淮东复东。

记取六人相会处,引杯看剑坐生风

(0)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0)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集。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馀年,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0)

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0)

菩萨蛮·其五送曹君之庄所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0)

猛虎行

贫不攻九嶷玉。倦不憩三危峰。九嶷有惑号。

三危无安容。美物标贵用。志士励奇踪。

如何只远役。王命宜肃恭。伐鼓功未著。

振旅何时从。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心伤。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