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见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中,用来形容年轻人的牙齿或容貌,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人的状态。
- 例句
- 1. 他笑起来露出了一口整齐洁白的童牙。2. 她的容颜纯真如童牙一般,让人心生怜爱之情。
- 基本含义
- 指年幼的孩子的牙齿,也比喻年轻人的牙齿。
- 基本解释
谓幼小。《后汉书·崔駰传》:“ 唐且 华颠以悟 秦 , 甘罗 童牙而报 赵 。” 李贤 注:“童牙,谓幼小也。” 宋 文彦博 《圣驾幸太学赋》:“粤有华颠胡老,童牙胄子。” 清 钱谦益 《祭赵端肃公文》:“昔我童牙,嬉戏徵逐,大母教我,无忘 端肃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年龄、容貌相关的成语,如“白发苍苍”、“红颜薄命”等,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小时候有一颗松动的童牙,很快就掉了。2. 初中生:她的笑容中透露着一口整齐的童牙,非常迷人。3. 高中生:他的容颜纯真如童牙一般,仿佛没有经历过岁月的磨砺。4. 大学生及以上:即使年过半百,他仍然保持着一口洁白的童牙,显得非常年轻。
- 故事起源
- 成语“童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在这首诗中,李白用“白发童牙,红颜老”来表达自己年龄增长,容颜逐渐衰老的感叹。后来,这句诗中的“童牙”被提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童年时期的牙齿状态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自己小时候的牙齿,或者通过观察孩子的牙齿,来帮助记忆“童牙”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一个字为“童”,后一个字为“牙”。
- 详细解释
- 成语“童牙”源自古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白发童牙,红颜老。”意为白发与童牙相对,表达了人老珠黄、衰老的情景。后来,该成语在汉语中被用来形容年轻人的牙齿,也可以用来比喻年轻人的容貌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