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kǒu xián tiān xiàn ㄎㄡˇ ㄒㄧㄢˊ ㄊㄧㄢ ㄒㄧㄢˋ
口衔天宪(口銜天憲)
见“ 口含天宪 ”。
- 基本含义
- 指人言辞恳切、肯定而有力,好像亲口承受着上天的命令一样。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言辞坚定,决心坚决的场合,特别是在表示诚恳、坚定的承诺或决心时使用。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杨炯。据传,杨炯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文才和才华备受赞誉。有一次,杨炯参加了一个科举考试,考官问他是否对科举制度有什么建议,杨炯回答说:“我口衔天宪,必当尽力。”他的回答表达了他的决心和承诺,也展示了他对科举制度的信心。后来,人们将他的回答“口衔天宪”作为成语使用,表示人言辞坚定,决心坚决。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口”、“衔”、“天”、“宪”。
- 例句
- 1. 他口衔天宪,发誓一定会完成这项任务。2. 我们应该像口衔天宪的人一样,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口衔天宪”与坚定的承诺和决心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口中紧紧衔着一张天书,表达他的坚定决心和承诺。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和使用场景,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口衔天宪,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2. 初中生:他口衔天宪,发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光。3. 高中生:我会努力学习,口衔天宪,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面对困难,我要口衔天宪,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