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慑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通过恐惧和威慑使对方屈服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强大的力量或者威严的形象所产生的压迫感,从而使人心生敬畏并服从。
- 例句
- 1. 他的威严和强大的气势慑服了所有的敌人。2. 这个强大的组织通过恐惧和威慑慑服了整个城市。
- 反义词
顽抗
- 基本含义
- 慑服指的是使人感到敬畏而屈服,被吓得服从。
- 基本解释
◎ 慑服 shèfú
[submit because of fear] 因恐惧而屈服
楚赵皆慑伏不敢攻 秦者,白起之势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这一番话却真正使我慑服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威慑”、“压迫”等,来扩展对慑服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严厉目光慑服了我,我不敢再说谎了。2. 初中生:他的优秀成绩慑服了全班同学,大家都对他很敬佩。3. 高中生:他的演讲技巧和口才慑服了评委,最终获得了比赛的冠军。4. 大学生:这个强大的组织通过恐惧和威慑慑服了整个城市,居民们不得不顺从。
- 故事起源
- 成语“慑服”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是刘邦的对手,他在楚汉战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威严的形象。项羽率领的楚军经常以强大的军势和威严的气势压迫对手,使对方感到恐惧和敬畏,从而被迫屈服。后来人们就用“慑服”来形容这种情况。
- 英文翻译
1.(因恐惧而顺从) submit because of fear; succumb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慑”字和“服”字分别与恐惧和屈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恐惧时屈服,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慑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慑”和动词“服”组成。
- 详细解释
亦作“ 慑伏 ”。因畏惧而屈服。《战国策·秦策三》:“ 赵 楚 慑服不敢攻 秦 者, 白起 之势也。”《三国志·魏志·王脩传》:“ 孙氏 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伏。”《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若伺隙溃我郡城,恐 吴 彭 二人莫能慑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 牛 摘耳顿駡:‘何弃吾儿!’妇慑伏不敢少动。” 洪深 《走私》:“ 李 妻被他的枪慑服,垂着头,端了桌上调好的一盘面粉,进厨房做饭去。”
- 近义词
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