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用箭系书射送。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是故 鲁连 飞书, 燕 将自杀。”《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 仁 ,消息数通。”
(2).指疾速传送文书。《晋书·乐志下》:“ 吴 人放命,冯海阻 江 。飞书告諭,响应来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文静 飞书迎 文皇 看棋。”
(3).紧急的文书。《后汉书·五行志一》:“ 光武 崩, 山阳王 荆 哭不哀,作飞书与 东海王 ,劝使作乱。” 郭希仁 《从戎纪略》:“一面草飞书进省请兵,又派人持大令迎促西来援兵。”
(4).匿名信。《后汉书·梁松传》:“四年冬,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 李贤 注:“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即今匿名书也。”《南史·萧引传》:“ 吴璡 竟作飞书, 李 蔡 证之,坐免官,卒於家。”
(5).迅速书写。 晋 傅咸 《纸赋》:“鳞鸿附便,援笔飞书。”
- 基本含义
- 指消息传递迅速,传闻迅速传播。
- 详细解释
- 飞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飞指的是传递的速度快,书指的是消息或信息。飞书形象地比喻消息迅速传递,传闻迅速传播。
- 使用场景
- 飞书通常用来形容消息传递的速度快,特别是负面消息或传闻的迅速传播。可以用于描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广泛。
- 故事起源
- 关于飞书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历史。中国古代常常使用飞鸽传书来传递重要的消息,而飞书则是将传递消息的速度比喻为鸽子飞行的速度。
- 词语结构
- 飞书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飞”是动词,表示传递的动作,“书”是宾语,表示被传递的消息或信息。
- 例句
- 1. 这个坏消息飞书一般,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市。2. 网络时代,谣言很容易飞书,所以我们要保持警惕。
- 记忆技巧
- 记忆飞书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想象一只飞鸽迅速地飞过天空,带着重要的书信,将消息传递给远方的人。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通信方式的知识,如飞鸽传书、驿站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传递消息相关的成语,如风声鹤唳、四海为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告诉小明一件事,结果他今天一大早就把这个消息飞书给全班同学了。2. 初中生:网络上的谣言传得特别快,一条假消息很快就能飞书到全国各地。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丑闻真是太离谱了,一下子就飞书到了整个城市,大家都在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