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周易》取物象义,以牛的柔顺和负重载物作为坤卦之象,称为“坤牛”。《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 孔颖达 疏:“坤为牛,坤象也。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后道教亦因以指至阴之精。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一:“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参见“ 乾2马 ”。
- 基本含义
- 指能够承受压力、困难或重负而不屈服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 坤牛是由“坤”和“牛”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坤”是指地,代表着地面的坚固和稳定;“牛”则代表着力量和耐力。因此,“坤牛”形容那些能够承受压力、困难或重负而不屈服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承受重压、困难或挑战的事物。
- 故事起源
- 坤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山海经》中的“坤牛之战”。据说,在古代有一只神奇的牛,它的身体异常强大,能够承受天地间的重压。而当时的天神帝皇想要测试牛的力量,便将天河倒流,试图压垮牛。然而,这只牛却坚持不懈地抵抗着,最终成功承受住了压力。因此,人们把能够承受压力、困难或重负而不屈服的人或事物称为“坤牛”。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坤”是形容词,表示地面的坚固和稳定;“牛”是名词,表示力量和耐力。
- 例句
- 1. 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后,仍然坚持不懈,真是一位坤牛。2. 这个项目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我们有信心能够像坤牛一样承受住压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坤牛”这个成语与“坚固”、“力量”、“耐力”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中的其他传说故事,以及与坤牛类似的成语,如“坚如磐石”、“韧如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摔倒后没有哭,真是一个坤牛。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像坤牛一样坚持不懈。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进展虽然艰难,但我们相信我们是一群坤牛,能够成功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