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已甚常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不同的情况。例如,当某人的行为过分冒犯或过于霸道时,可以说他已甚;当某个事件发展到了极端且无法接受的地步时,可以说已甚;当某种现象或情况发展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时,也可以使用已甚来形容。
- 例句
- 1. 他的要求已甚,我们无法满足。2. 这个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已甚的程度,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3. 他的行为已经过分了,我们不能再容忍了。
- 基本含义
- 已经过了极限,已经太过分或太过火了。
- 基本解释
◎ 已甚 yǐshèn
[excessive;undue] 过分;过甚
不为已甚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已甚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程度相关的成语,如“不可开交”、“过犹不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捉弄已甚,我再也不想和他玩了。2. 初中生:这个考试的难度已甚,我觉得自己完全无法应付。3. 高中生:这个政治事件已经发展到了已甚的地步,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
- 故事起源
- 已甚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据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向鲁国借地,但被鲁国拒绝了。昭公非常愤怒,他决定用武力来征服鲁国。然而,齐国的大臣告诉昭公,已经足够过分和过火了,不应该再继续行动。这个故事中的“已甚”就是指昭公的行为已经太过分和太过火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已甚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已经被压得很甚,表示已经达到了极限或过于夸张的程度。
- 词语结构
- 已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已”表示已经,第二个字“甚”表示过分或夸张。
- 详细解释
过甚,太过。《论语·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汉书·霍光传》:“ 光 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罢,罢!他既迴避,我们也不必为已甚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