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鳞塍的词语解释
鳞塍的意思
拼音:lín chéng    注音:ㄌㄧㄣˊ ㄔㄥˊ
使用场景
鳞塍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群、建筑物、事物等密集排列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人山人海的场面、高楼大厦的密集建筑、文具摆放整齐的桌子等。
例句
1. 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鳞塍一片。2. 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鳞塍相连。3. 桌子上的文具整齐摆放,鳞塍有序。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密集或层叠。
基本解释

密集的田垄。 清 冯桂芬 《怿园记》:“墙外鳞塍雉堞,一目数里。”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密集、层叠相关的成语,如“密如蚁穴”、“层峦叠嶂”等,来扩展对鳞塍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教室里的书柜上,书籍整齐地排列着,鳞塍一片。2. 初中生:公园里人山人海,人群鳞塍相接,热闹非凡。3. 高中生: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鳞塍相连,给人一种繁荣的感觉。4. 大学生:图书馆里的书架上,书籍鳞塍有序地排列着,让人感到井然有序。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鳞塍”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鳞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霍光传》。霍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减少官员的数量。有一天,霍光在官员面前展示了一块鱼鳞,问众官员:“你们能数清这块鱼鳞上有多少个鳞片吗?”众官员无法回答。霍光接着说:“如果你们连一块小小的鱼鳞上的鳞片都数不清,又怎么能数清朝廷中有多少官员呢?”从此,鳞塍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事物的密集层叠。
记忆技巧
可以将“鳞塍”想象成一条鱼的鳞片密集排列在田埂上,形成一片层叠的景象。可以通过想象这个画面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鳞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鳞”指的是鱼的鳞片,表示事物的层叠;“塍”指的是田埂,表示事物的密集。鳞塍形容事物之间层叠重叠、密集不断。
(0)
诗文中出现“鳞塍”的诗词

金河

金河之水高玉河,灌输町圳蓄流波。

其初一渠可步踱,岁久淤塞滋芦莪。

疏泉因为广其壑,益开稻畦千亩多。

金河宽乃足行舸,溯洄乘便延缘过。

鳞塍蔚左昆明右,万寿山屏叠翠螺。

玉泉其遥云莅止,江南之景誇则那。

宁为斯乎一图展,祝振古兮万箱罗。

(0)

昆明湖上作

山景都来水面铺,几馀耐可泛轻舻。

柳金桃绮春风梦,蚕陌鳞塍耕织图。

三岛忽疑移北地,六桥原不异西湖。

骋怀游目真佳处,较禹翻惭无间吾。

(0)

一丛花.看秧

青山垂尽是江乡。风景似钱唐。

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

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

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

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

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

(0)

雨后万寿山

乘凉新雨后,问景晓秋来。

又觉犁然异,安能恝尔回。

迎人祇有爽,触目总无埃。

最喜鳞塍畔,黄云色染才。

(0)

拟閒咏以题十五字离合五首·其二农耕好

催耕布谷鸣林曲,辰吉相将事力田。

井井鳞塍来馌女,子牵童抱绕身边。

(0)

台湾纪事诗

奥府由来擅海王,不因地力尽农桑。

接天瘴雨桄榔暗,绕郭鳞塍薯芋香。

漫说丰穰占鹿社,休矜货贝出龙堂。

愿教佩带移牛犊,棨戟何劳岁渡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