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汨罗的词语解释
汨罗的意思
拼音:mì luó    注音:ㄇㄧˋ ㄌㄨㄛˊ
使用场景
汨罗多用于形容人的勇敢、迅猛的行动,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快速、强劲。在工作、学习、运动等场景中,可以用汨罗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
例句
1. 他的行动如同汨罗河水般迅猛。2. 这支队伍士气如汨罗般旺盛。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基本解释

(1).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 。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 ,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 。 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 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2).借指 屈原 。 清 姚康 《<嵞山集>序》:“谓诗文必穷而后工者,大约取证 汨罗 、 杜陵 诸君子。”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岳阳市汨罗的历史文化,以及楚辞中其他有关汨罗的诗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足球队比赛中打得像汨罗一样勇猛。2. 初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发展迅猛,读起来像汨罗河水一样激动人心。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像汨罗一样勇往直前,永不退缩。4. 大学生:他的创业过程充满了汨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故事起源
成语“汨罗”来源于《楚辞·离骚》中的一句诗句“汨罗之滨,胜樽俎之间”。这句诗描绘了楚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河畔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追求和奋斗精神的赞美。
英文翻译

1.the Miluo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汨罗之滨”这个地方的景色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站在汨罗河畔,欣赏着壮丽的景色,感受到汨罗的迅猛和勇猛。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汨罗是一个地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楚辞·离骚》中有“汨罗之滨,胜樽俎之间”一句,意为在汨罗之滨,胜过了盛满美酒的酒器。后来,汨罗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奋发向前的样子。
(0)
诗文中出现“汨罗”的诗词

端午感兴·其二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0)

题杜工部坟

何人凿开混沌壳,二气由来有清浊。

孕其清者为圣贤,钟其浊者成愚朴。

英豪虽没名犹嘉,不肖虚死如蓬麻。

荣华一旦世俗眼,忠孝万古贤人芽。

有唐文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

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

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

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

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閒愁。

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

召朋特地踏烟雾,路入溪村数百步。

招手借问骑牛儿,牧儿指我祠堂路。

入门古屋三四间,草茅缘砌生无数。

寒竹珊珊摇晚风,野蔓层层缠庭户。

升堂再拜心恻然,心欲虔启不成语。

一堆空土烟芜里,虚使诗人叹悲起。

怨声千古寄西风,寒骨一夜沉秋水。

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

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

子美当日称才贤,聂侯见待诚非喜。

洎乎圣意再搜求,奸臣以此欺天子。

捉月走入千丈波,忠谏便沉汨罗底。

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贤所归同一水。

过客留诗千百人,佳词绣句虚相美。

坟空饫死已传闻,千古丑声竟谁洗?

明时好古疾恶人,应以我意知终始。

(0)

忆李白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0)

天末忆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0)

鹧鸪

南禽无侣似相依,锦翅双双傍马飞。

孤竹庙前啼暮雨,汨罗祠畔吊残晖。

秦人只解歌为曲,越女空能画作衣。

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

(0)

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