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形容花木主干挺拔。
- 基本含义
- 指人或物笔挺、挺拔地站立或生长,形容姿态端庄、挺拔。
- 详细解释
- 亭亭植立形容人或物站立或生长的姿态挺拔、笔挺,形象地表达了端庄、挺拔的美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端庄、挺拔,也可以用来形容植物的生长姿态优美。
- 故事起源
- 亭亭植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原句为“彼亭彼亭,亦既平康。”意思是形容鹤站立得很挺拔,也很安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挺拔。
- 词语结构
- 亭亭植立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的顺序不可颠倒。
- 例句
- 1. 她穿着一身白色礼服,亭亭植立在舞台上。2. 这棵松树长得亭亭植立,像一位高贵的女士。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亭子亭子,挺拔地立在花园里”,用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或物姿态的成语,如“挺胸叠肚”、“挺而走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鸟亭亭植立在树枝上。2. 小学生:老师站在讲台上,亭亭植立,给我们上课。3. 初中生:他的仪态亭亭植立,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4. 高中生:她穿着一袭白色婚纱,亭亭植立在红地毯上,美得令人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