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等待时机、不积极主动等待事情发展的情境,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缺乏积极性和行动力。
- 例句
- 1. 他整天只是垂钓,从不主动去争取机会。2. 她总是垂钓,希望能有人来帮助她解决问题。
- 基本含义
- 指在河边或湖边垂钓,比喻等待时机或不积极主动地等待事情的发展。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钓鱼。
[构成]
偏正式:垂〔钓
[例句]
他坐在河边垂钓。(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等待和行动相关的成语,如“坐以待毙”、“观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垂钓,因为可以静静地等待鱼咬钩。2. 初中生:他整天只是垂钓,不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只是垂钓,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机会。4. 大学生:有些人总是垂钓,希望通过等待来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 故事起源
- 成语“垂钓”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其中有一句话“垂钓而已,不饮酒”。后来成为固定搭配,用于比喻不积极主动地等待事情发展。
- 英文翻译
1.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go angling; angle for fish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垂钓”比喻为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河边等待鱼咬钩的场景,通过想象这个画面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垂”和动词“钓”组成。
- 详细解释
◎ 垂钓 chuídiào
[fish] 钓鱼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垂竿钓鱼。 汉 严忌 《哀时命》:“下垂钓於谿谷兮,上要求於僊者。”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碧野 《富春江畔·钓鱼台》:“遥想当年, 严子陵 在 钓鱼台 上垂钓,鲥鱼肥鲜。”
- 近义词
钓鱼、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