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互相指责或批评的情况,表达对朋友的不满或不认同。
-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友谊因为频繁的伐棠而破裂了。2. 在团队合作中,不应该互相伐棠,而应该相互支持。
- 基本含义
- 指责朋友的过错或过失。
- 基本解释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召伯 辅佐 周武王 ,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 召伯 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清 魏源 《定军山诸葛武侯祠》诗:“垂李缅 郑国 ,伐棠咏 江 汉 。”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诗经》和其中的其他成语,深入学习古代文化和诗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朋友们互相伐棠,因为这样会伤害彼此的感情。2. 初中生:班级里有同学经常伐棠,导致大家之间的关系紧张。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相互支持,而不是互相伐棠。4. 大学生:朋友之间要有包容和理解,不要轻易伐棠,以免伤害彼此的友谊。
- 故事起源
- 《诗经·大雅·棠树》是中国古代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篇诗描写了棠树的形象,通过描绘棠树的坚固和美丽,表达了对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和指责的理解和宽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伐棠”与“批评朋友的过错”联系起来,形象化地想象自己用斧头砍倒朋友种植的棠树,表示对朋友的指责和批评。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伐棠中,伐为动词,棠为宾语。
- 详细解释
- 伐棠,指责朋友的过错或过失。出自《诗经·大雅·棠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檀伐檀,必不易宜。”原意是指伐棠树,因为棠树的果实酸涩,代指朋友的过错或过失。后来逐渐引申为指责朋友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