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阿监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对上级极其恭敬、绝对服从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对领导、老师、长辈等有着极高的尊敬和顺从。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公司的阿监,对领导非常恭敬。2. 她是个典型的阿监,从来不敢对长辈说不。
- 基本含义
- 指对上级非常恭敬、顺从的人。
- 基本解释
太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梨园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三九:“阿监采菱牵锦缆,月明犹在画船中。” 清 顾春 《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词:“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
-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了解一些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阿谀奉承”、“唯唯诺诺”等,它们都与对上级的顺从和恭敬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阿监,老师说什么他都听。2. 初中生:他真是个阿监,对校长一直很恭敬。3. 高中生:他从小就是个阿监,对任课老师都非常顺从。4. 大学生:他是个阿监,对导师一直十分恭敬。
- 故事起源
- 阿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当时,李斯是秦始皇的大臣,他非常忠诚于皇帝,对皇帝言听计从,不敢有任何违抗之举。因此,后人用“阿监”来形容对上级非常恭敬、顺从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阿监”这个成语联想为一个人在监狱里面非常恭敬地向监狱长行礼,表示他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和顺从。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阿监是由“阿”和“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阿”表示对上级的恭敬,而“监”表示监察、守护。阿监指的是对上级非常恭敬、顺从的人,形容对上级言听计从、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