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军营,营垒。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徒闻铁甲连戎垒,未覩鉤车跨贼隍。”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属车乍蒙尘,七 闽 尽戎垒。” 清 薛福成 《中兴叙略上》:“贼因诡道擣我 杭郡 ,俾我精鋭南趋,乘间袭我戎垒。”
- 基本含义
- 指战争时期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强大的军队或防线。
- 详细解释
- 戎垒一词起源于古代战争时期,是指用来防御敌人的城墙或堡垒。在现代汉语中,戎垒也用来形容强大的军队或防线,表示坚固、不可攻破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戎垒常用于描述军事防御的情境,也可以用来比喻强大的组织、团队或防线。比如可以说“这支军队守备如同戎垒一般,无人能够攻破”。
- 故事起源
- 戎垒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曰:‘戎垒之役’”。该词的起源和具体故事已无法考证。
- 词语结构
- 戎垒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
- 例句
- 1. 这座城市的防线坚固得如同一座戎垒,敌人无法攻破。2. 这个组织的团队像一道戎垒,始终保持高度团结,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荣耀”相近的发音“戎垒”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座坚固的城墙或堡垒,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不可攻破的防线。
-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和军事防御体系,了解戎垒在历史上的具体应用和意义。2. 学习其他与军事、战争相关的成语,如“金戈铁马”、“百战百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城堡就像一座戎垒,保护着我们免受敌人的伤害。2. 初中生:在历史上,有很多坚不可摧的戎垒,它们为我们国家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3. 高中生:这个组织的团队就像一道戎垒,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挑战。4. 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戎垒,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