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自以为戒。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传而自鉴焉。”《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后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
- 基本含义
- 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 详细解释
- 自鉴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自”表示自己,第二个字“鉴”表示鉴别、辨别。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行为进行反思和检讨,以便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 使用场景
- 自鉴常常用于提醒人们要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教育场合、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等。
-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魏国有一个公子叫魏斯,他非常聪明,但是却不善于自我反省。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比赛,结果失败了。他的朋友告诉他,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没有进行自我反省。于是,魏斯受到了启发,开始用心反省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最终获得了成功。从此以后,人们把他的经历总结为“自鉴”,并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应该反省自己。
- 词语结构
- 自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的“自”是动词,表示自己;“鉴”是宾语,表示反省、检讨。
- 例句
- 1. 他经常自鉴,所以进步很快。2. 我们应该及时自鉴,找出自己的不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鉴”与“自我反省”联系起来,因为它们的意思非常相似。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自鉴相关的成语,比如“自省”、“自勉”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自鉴,找出做错的地方,下次不再犯错。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我要自鉴,找出学习方法上的问题。3. 高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时刻自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不断进行自鉴,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