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官伯的词语解释
官伯的意思
拼音:guān bó    注音:ㄍㄨㄢ ㄅㄛˊ
基本解释

指诸侯。《书·吕刑》:“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惧。’” 孙星衍 疏:“官伯,谓司政典狱也。”司政典狱,谓诸侯。见 孔 传。一说指典狱官和诸侯。 蔡沉 集传:“官,典狱之官也;伯,诸侯也。”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尊称,也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
详细解释
官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表示对官员的敬重和崇拜。官伯也可以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具有一定的贬义。
使用场景
官伯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用得较少,一般在文学作品或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出现。可以用来形容有权势的人或官员的威严。
故事起源
官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社会地位高的人被称为“官”,而“伯”是对男性长辈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官伯”来称呼有权势的人,表示对他们的敬重。
词语结构
官伯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官”是名词,表示官员;“伯”是名词,表示男性长辈的尊称。
例句
1. 这位官伯在政界有很高的地位。2. 他是个官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记忆技巧
你可以将“官伯”这个成语与“官员”和“长辈”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它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官制和官员的体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和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官伯,我们要听从他的指导。2. 初中生:政府官伯应该为人民谋福利。3. 高中生:官伯们应该廉洁奉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4. 大学生:他的父亲是个官伯,所以他一直生活在权利的阴影下。
(0)
诗文中出现“官伯”的诗词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0)

长白山行

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

玉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下天绅白。

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

至今甲第多属籍,时清毬马争驰突。

锦鞯貂帽猎春风,五陵豪气何飘忽。

前年胡骑瞰中原,准拟长城如削铁。

君家兄弟真连璧,胸中十万森戈戟。

向来论事天子前,汉廷诸公动颜色。

心知不易一囚命,顾肯贪功事无益。

西南方面应时须,帝曰来前无汝易。

从来十益不补损,三辅萧条半荆棘。

瘦妻曳耙女扶犁,惟恐官军缺粮给。

呜呼疮痍尚未复,且愿休兵养民力。

老夫谬忝春官伯,白首书生不经国。

伫公功成归庙堂,再献中兴二三策。

(0)

程尚书油烟墨

书生短灯檠,业苦孔之卓。

百巧出寒饿,轻煤收纸幄。

鱼胞杵万计,得此昆崙璞。

池沟终不变,良质信坚确。

摩挲等肘印,肝肾要彫琢。

是中自有乐,未许儿辈觉。

堂堂地官伯,胸次吞河岳。

隃糜优月给,拜次岂不数。

人生几两屐,迅景惊飞雹。

胡为事细碎,刻意追古朴。

得非游戏耳,一笑供掌握。

区区张与李,小道安足学。

何当献天子,毛楮仝甄擢。

增新汉文物,润色周礼乐。

天章贶词臣,宛彼云汉倬。

但恐醉常侍,狂登御床角。

(0)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