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诸侯。《书·吕刑》:“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惧。’” 孙星衍 疏:“官伯,谓司政典狱也。”司政典狱,谓诸侯。见 孔 传。一说指典狱官和诸侯。 蔡沉 集传:“官,典狱之官也;伯,诸侯也。”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的尊称,也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
- 详细解释
- 官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表示对官员的敬重和崇拜。官伯也可以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具有一定的贬义。
- 使用场景
- 官伯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用得较少,一般在文学作品或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出现。可以用来形容有权势的人或官员的威严。
- 故事起源
- 官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社会地位高的人被称为“官”,而“伯”是对男性长辈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官伯”来称呼有权势的人,表示对他们的敬重。
- 词语结构
- 官伯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官”是名词,表示官员;“伯”是名词,表示男性长辈的尊称。
- 例句
- 1. 这位官伯在政界有很高的地位。2. 他是个官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官伯”这个成语与“官员”和“长辈”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它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官制和官员的体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和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官伯,我们要听从他的指导。2. 初中生:政府官伯应该为人民谋福利。3. 高中生:官伯们应该廉洁奉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4. 大学生:他的父亲是个官伯,所以他一直生活在权利的阴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