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卑陋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卑劣、行为丑恶,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质量低劣、外表丑陋。
- 例句
- 1. 他的行为卑陋无耻,大家都对他深感厌恶。2. 这个产品质量太卑陋了,根本无法使用。
- 反义词
华贵
- 基本含义
- 形容丑陋、卑鄙、低劣。
- 基本解释
(1).低矮简陋。《列子·周穆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饌腥螻而不可饗,王之嬪御膻恶而不可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昔 周 迁 殷 民於 洛邑 ,城隍偪狭,卑陋之所耳。”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上因校猎於城南,望墟落间环堵卑陋,其家若有所营,因驰使问焉。”《花月痕》第三回:“小室卑陋,恐 韦老爷 笑话。” 沙汀 《淘金记》二二:“现在,那间卑陋老朽的小屋,已经充满了淫荡的笑声,看来好象比平日有生气。”
(2).形容地位低下。 晋 傅玄 《豫章行》:“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晋书·贺循传》:“﹝ 贺循 ﹞雅有知人之鉴,拔同郡 杨方 於卑陋,卒成名於世。”
(3).平庸浅陋。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政治所出,大抵踵袭卑陋,因於世俗而已。”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崔 鲁 粗有法度, 玄英 荀鹤 卑陋已甚。”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然古事日远,后生无从知之,流俗卑陋,而莫之悟,亦其所也。” 清 梅曾亮 《复上汪尚书书》:“然则推公之心,其有以卑位自谦而不敢进其説者,固宜得弃絶之罪於大君子,而未离乎卑陋之见也。”
(4).犹卑鄙。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导演与剧本》:“如 易卜生 的抗议那世纪末 挪威 与其他 北欧 人的伪善,欺骗,顽固,自私,以冠冕堂皇的言论来掩饰卑陋龌龊,与极端的不公正与不公平。”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卑躬屈膝”、“卑鄙无耻”等,进一步扩展对于卑陋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举止很卑陋,经常捉弄同学。初中生:那个人的品德真是卑陋到了极点。高中生:这个电影揭示了人性的卑陋和丑恶。大学生:在商场上,有些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行为真是太卑陋了。
- 故事起源
- 卑陋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其中孔子谈到:“卑者自卑,陋者自陋。”意思是卑贱的人自己认为自己卑贱,丑陋的人自己认为自己丑陋。后来,卑陋一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丑陋、卑劣。
- 英文翻译
1.crude; vulgar; inferior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卑陋”与“被嘲笑”联系起来,因为一个人或事物的卑陋容易引起他人的嘲笑。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卑陋一词由“卑”和“陋”两个字组成。卑指低下、卑贱,陋指丑陋、粗劣。卑陋一词形容人或事物的外表或品质十分丑陋、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