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对某种情况或者命运的接受和满足,表示心情愉快。
- 例句
- 1. 他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甘之如饴地接受了这个结果。2. 她在困境中甘之如饴,从不抱怨。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愉快,乐于接受。
- 基本解释
[释义]
(1) 〈书〉
(2) (名)美味。
(3) (形)感觉味美。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心情、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心满意足”、“喜出望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考试得了满分,我甘之如饴地接受了老师的表扬。2. 初中生: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是我甘之如饴地享受了比赛的过程。3. 高中生:即使被拒绝了,我也甘之如饴地面对并继续努力。
-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项羽是楚国的将领,他的甥女项姬嫁给了韩信。后来,韩信背叛了楚国,投降了刘邦。当韩信派人向楚国报告这个消息时,他问:“我虽然违背了诺言,但你们愿意接受吗?”楚国的人都回答说:“我们愿意接受。”这个故事就形成了成语“甘之如饴”。
- 英文翻译
1.sweetish tast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甘之如饴”与“甘甜如饴”进行联想,将甘甜的味道与愉快的心情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甘之如饴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甘”和“饴”都是名词,表示愉快和甜食,而“之”和“如”是连词,表示关系。
- 详细解释
(1).美味。《管子·幼官》:“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2).觉得味道美。《史记·苏秦列传》:“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符离之师》:“此臣所以食不甘味,而寝不安席也。”《三国演义》第三六回:“ 备 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