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习气的词语解释
习气的意思
拼音:xí qì    注音:ㄒㄧˊ ㄑㄧˋ
使用场景
习气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习惯或行为方式,并且常常带有负面的意味。它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坏习惯或不良行为,并且提醒他们应该改正。
例句
1. 他的习气是经常迟到,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生气。2. 她的习气是喜欢独自思考问题,不愿意和别人讨论。3. 这个公司的习气是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基本含义
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基本解释

◎ 习气 xíqì
[bad habit;bad practice;habitual practice] 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习气相关的成语,如“积习难改”、“因陋就简”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习气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习气是每天晚上都要刷牙洗脸。2. 初中生:他的习气是每天都要看一小时的电视。3. 高中生:她的习气是喜欢独自思考问题,不愿意和别人讨论。4. 大学生:我的习气是喜欢早起锻炼身体。5. 成年人:他的习气是喜欢独自工作,不愿意和别人合作。
故事起源
习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原文是“习气莫过于是非”。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习惯或行为方式。
英文翻译

1.bad habit; bad practice

记忆技巧
要记住习气这个成语,可以将“习”字理解为“习惯”,将“气”字理解为“性格”。通过将这两个意思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习气的含义。
词语结构
习气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习”和“气”。
详细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入菩萨地,近如来地。”《大智度论·释初品》:“汝三毒习气未尽,以是故,汝影覆时,恐怖不除。”
(2).习惯;习性。后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宋 苏轼 《再和潜师》:“ 东坡 习气除未尽,时復长篇书小草。”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歛矣,而民间之习气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郭小川 《秋歌》:“滚它的吧,市侩哲学,庸人习气,懦夫行径。”

近义词

习性、习惯、风俗

(0)
诗文中出现“习气”的诗词

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

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0)

记梦

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

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

(0)

次韵刘景文见寄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0)

幽居遣怀三首·其三

习气深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

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

世态讵堪闲处看,俗人自与我曹疏。

作诗未必能传后,要是幽怀得小摅。

(0)

不寐

闰年九月已重裘,说著功名即自羞。

病骨不禁霜气峭,高风正送雁声遒。

半杯浊酒如欺老,一点青灯欲诉愁。

不寐裁诗真习气,输它睡足向黄州。

(0)

感旧

自蜀还吴会,先凭剑换牛。

扫除狂习气,谢绝醉朋俦。

去死时犹远,馀生已觉浮。

即今真惫矣,闭户尚何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