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打门 dǎmén
[knock at a door] 敲门,通常是请求允许进屋或引起屋里人的注意
- 近义词
拍门、扣门、敲门、叩门
- 详细解释
(1).叩门;敲门。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 周公 。” 宋 苏轼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诗之二:“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赵树理 《小经理》:“有人在外面打门,开门跑进个女人来,是他老婆。”
(2).用暴力撞击他人的门。《西游记》九二回:“ 沙僧 道:‘闭门不喧譁,想是暗弄我师父,我们动手哪!’ 行者 道:‘説得是,快早打门。’”
(3).指上门抢劫。 沙汀 《丁跛公》:“他起初路劫,后来抢多了就打门。”
- 基本含义
- 指用力敲门或敲击门扉,也可引申为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某种情况。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突然出现、突然发生,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或惊喜的发生。
- 故事起源
- 成语“打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门户之礼。在古代,门户是重要的社交场合,访客到来时会敲门以示礼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打门”引申为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某种情况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打”和名词“门”组成。
- 例句
- 1. 昨天晚上,突然有人打门,吓了我一跳。2. 他正在工作,突然听到敲门声,赶紧去打门。3. 那个小孩突然从门口打门进来,吓了大家一跳。
- 记忆技巧
- 将“打门”与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某种情况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听到敲门声或突然有人闯入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打门”相关的成语,如“打破沙锅问到底”、“打草惊蛇”等,深入研究成语的起源和用法,可以拓展对汉语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到有人打门,吓得我跳起来。2. 初中生:昨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我赶紧去打门,原来是我的朋友来找我玩。3. 高中生:在考试的时候,突然有人打门,吓得全班同学都停下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