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割断的坐席。《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卫将军 从此两人过 平阳主 ,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 基本含义
- 断绝关系,绝交。
- 详细解释
- 断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突然中断。通常表示由于一方的言行或行为,导致另一方决定断绝与其的关系,绝交。
- 使用场景
- 断席常用于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突然中断,可以用于描述友谊、亲情、师生关系等各种关系的中断。也可以用于形容两个国家或组织之间的关系中断。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大夫孟尝君因为对齐国的政策不满,决定离开齐国,前往楚国。孟尝君在离开前,把自己的座椅上的席子割断,并留下一封信给齐国国君,表示与齐国断绝关系。从此,人们用“断席”来形容两个人之间关系的中断。
- 词语结构
- 断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断”和“席”两个字组成。其中,“断”表示中断、断绝,“席”表示座位上的席子。
- 例句
- 1. 由于他的背叛,我们决定断席。2. 他的言行令我很失望,我决定与他断席。3. 因为两国发生了严重的争端,他们决定断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断席”这个成语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中断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把巨大的剪刀剪断了两个人之间的座位上的席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成语,如“破镜重圆”、“言归于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因为他们之间的争执,他们决定断席。2. 初中生:他的背叛让我们决定断席。3. 高中生:由于两国之间的矛盾,他们决定断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