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能够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或位置给他人,体现出宽容和善良的品质。也可以用于表达一方在竞争中主动退让,让步给对方的情况。
- 例句
- 1. 他为了维护团队的和谐,主动让枣推梨,让出了自己的领导职位。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之间需要相互让枣推梨,共同发展。
- 基本含义
- 指一方主动让出自己的位置或利益给他人,体现出礼让和宽容的精神。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宽容和礼让相关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和而不同”等,来丰富自己的汉语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一起玩耍时,如果他们想玩我最喜欢的游戏,我会主动让枣推梨,让他们先玩。2. 初中生:在班级里,如果有同学需要我的帮助,我会主动让枣推梨,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学校的竞选中,如果有同学比我更适合担任某个职位,我会主动让枣推梨,支持他们参选。
- 故事起源
- 成语“让枣推梨”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两个农民争夺一块地,一个农民种梨树,另一个农民种枣树。当两棵树长大后,它们的枝叶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导致两个农民争吵不休。一天,他们来到一位智者面前请教如何解决争端。智者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让枣推梨,这样两棵树就能分开了。”听到这个办法,两个农民都愿意退让,最终和平解决了争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让枣推梨”这个成语想象成一个人在园子里,他主动让出手中的枣和梨给其他人,象征着他的宽容和礼让。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让 + 枣 + 推 + 梨
- 词语解释
- ràng zǎo tuī lí ㄖㄤˋ ㄗㄠˇ ㄊㄨㄟ ㄌㄧˊ
让枣推梨(讓棗推梨)
《梁书·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姪,散枣栗於牀上,羣儿皆竞之, 泰 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后汉书·孔融传》“ 融 幼有异才” 李贤 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 融 輒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后遂以“让枣推梨”形容兄弟之间谦让、友爱。《梁书·武陵王纪传》:“兄肥弟瘦,无復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