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雉雊的词语解释
雉雊的意思
拼音:zhì gòu    注音:ㄓㄧˋ ㄍㄡˋ
基本解释

(1).雉鸣叫。《礼记·月令》:“﹝季冬之月﹞鴈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 郑玄 注:“雊,雉鸣也。”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唐 朱庆馀 《送元处士游天台》诗:“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2).语本《书·高宗肜日序》:“ 高宗 祭 成汤 ,有飞雉升鼎耳而雊。” 孔 传:“耳不聪之异。” 孔颖达 疏:“雉乃野鸟,不应入室,今乃入宗庙之内,升鼎耳而鸣。 孔 以雉鸣在鼎耳,故以为耳不聪之异也……《汉书·五行志》 刘歆 以为鼎三足,三公象也,而以耳行,野鸟居鼎耳,是小人将居公位,败宗庙之祀也。”后因以“雉雊”为变异之兆。《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高宗 、 成王 有雉雊、迅风之变。”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黄鐘九渊,雉雊勾萌,敛兹噩阳,奋为由庚。”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一:“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基本含义
形容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详细解释
雉雊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雉指的是雄性的野鸡,雊指的是鸣叫。雉雊形容野鸡发出雄壮的鸣叫声,比喻气势磅礴,声势浩大。在古代,雉雊也被用来形容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大。
使用场景
雉雊一词多用于形容气势磅礴的场合,比如形容军队的士气高昂,比喻战斗力强大的团队,或者形容某个人或团体的声势浩大,气势恢弘。
故事起源
《诗经·大雅·雉之朝于#》中有“雉之朝于#,垂其羽翼。”的描述,意为雄鸡在早晨鸣叫,羽翼垂下。后来,人们将这个形象用来比喻气势磅礴的场合,形成了成语雉雊。
词语结构
雉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在比赛开始时,运动员们发出雉雊般的呐喊声,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2. 这部电影的场面宏大,气势雉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雉雊与雄鸡发出的壮丽鸣叫声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等,了解更多古代成语的使用和含义,拓宽自己的语言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上课时气氛雉雊,大家都积极参与讨论。2. 初中生:比赛开始时,运动员们发出雉雊般的呐喊声,激励自己全力以赴。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制作十分精良,场面雉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体验。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规模宏大,团队的士气雉雊,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0)
诗文中出现“雉雊”的诗词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0)

题山堂

手种青松一万栽,山堂留得翠屏隈。

推窗绿树排檐入,临水红桃对镜开。

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傍夕阳来。

老妻亦有幽栖意,数日迟留不肯回。

(0)

题画六首·其一

雨过黄陵庙下,云生玉女井边。

雉雊鸣斜日,鹧鸪啼破林烟。

(0)

感事·其一

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训政典留贻。

谁知高后垂帘事,又见成王负扆时。

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白头父老纷传说,上溯乾嘉泪欲垂。

(0)

桃花泉

桃花流水合荆溪,夜雨春波拍断堤。

偶尔今朝出门望,平畴雉雊麦初齐。

(0)

春日新晴山行

细雨弥旬久,东风喜乍晴。

鹃啼松叶紫,雉雊麦苗青。

日堕云间影,泉流石上声。

生憎蕉叶醉,不挂一钱行。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