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辞格 cígé
[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 详细解释
(1).诗文的格调或风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郑隐 ﹞少为律赋,辞格固寻常。”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近见 曾子固 编《李太白集》后,谓颇获遗亡。而有《赠怀素草书歌》,并《笑矣乎》数首,皆 贯休 、 齐己 辞格。”
(2).修辞学术语。指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式。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五篇二:“辞格以前颇有种种的分类。” 黄民裕 《<辞格汇编>前言》:“汉语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讲究美妙,讲究技巧’的比较固定的修辞格式,这就是修辞学中‘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简称辞格。”
- 基本含义
- 指辞章之格,即辞章的格调和文采。
- 使用场景
- 辞格通常用于文学创作、修辞学研究和文言文阅读等领域。在写作或演讲中,使用辞格可以增加文章或言辞的艺术感和说服力,使其更加生动、优美和有趣。
- 故事起源
- 关于辞格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源自古代文言文的修辞学理论。古人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优秀的辞章范例,并将其称为辞格。
- 词语结构
- 辞格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辞格华丽,让人叹为观止。2. 这篇文章的辞格非常优美,读起来很有感觉。
- 记忆技巧
- 记忆辞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将“辞格”拆分成两个字,辞和格。辞可以理解为辞章,格可以理解为格调。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2. 联想记忆:想象一个优美的辞章,其中的每个字都散发着光芒,代表着辞章的格调和文采。将这个形象与辞格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辞格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修辞学和文言文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的辞格类型和修辞手法,可以提高你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很有辞格,让我听得很开心。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辞格很丰富,充满了想象力。3. 高中生:他的演讲辞格华丽,让人印象深刻。4. 大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辞格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5. 成人:修辞学研究辞格的运用和效果,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了解和记忆“辞格”这个词语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