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起居注的词语解释
起居注的意思
拼音:qǐ jū zhù    注音:ㄑㄧˇ ㄐㄨ ㄓㄨˋ
使用场景
起居注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可以用于形容详细记录某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动态,尤其是对于名人、政治家等公众人物的详细记录。
例句
1. 他是这位名人的起居注,详细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动态。2. 这本书是对于这位政治家的起居注,其中包含了他的起床时间、用餐习惯等详细记录。
基本含义
起居注是指记录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动态的文字记录。
基本解释

(1).皇帝的言行录。两 汉 时由宫内修撰, 魏 晋 以后设官专修。 唐 宋 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 元 明 以后趋于简单。《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太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 防 参医药事。”《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生作牀下出介]:‘若有史官在旁,也该载入起居注了。’”亦省称“ 起居 ”。《宋书·志序》:“今以 班固 、 马彪 二志, 晋 宋 《起居》,凡诸记註,悉加推讨,随条辨析,使悉该详。”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 魏 晋 及 南北朝 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 北魏 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 隋 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 唐 宋 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 元 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 明 初曾专设起居注。 清 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

延伸学习
了解古代官员的职责和工作,以及古代历史中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起居注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起居注,记录一天的起床、吃饭、学习和睡觉情况。2. 初中生:我们学习历史时,老师要求我们模仿古代官员写一篇起居注,记录一个古代皇帝的日常生活。3. 高中生:我对历史很感兴趣,特别喜欢阅读关于古代官员写的起居注,从中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
故事起源
起居注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记载了古代国君昭公的起居情况。后来,起居注成为官员对于皇帝或贵族的监督工作,同时也成为历史记录的重要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起居注的“起”字和“居”字与起床和居住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起居注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起”、“居”和“注”。
详细解释
起居注是古代官员记录皇帝或贵族的日常起居、活动和行为的文字记录。这些记录包括起床、吃饭、睡觉、出行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居注是官员对于皇帝或贵族的监督工作,也是记录历史和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依据。
(0)
诗文中出现“起居注”的诗词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一

十叶开昌运,三辰丽德音。

荐功期瘗玉,昭俭每捐金。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沈。

仍闻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0)

赋少尹乃元臣为东平郡王之诸孙求诗

圣历开文运,王章定武功。

大人推部落,开府冠山东。

日月旂常异,河山带砺同。

诸孙传赤舄,小雅播彤弓。

一命起居注,载趋长乐宫。

掖庭官济济,淮浙赋中中。

窃忌徵求急,方来福禄崇。

翱翔鸾凤日,逆顺马牛风。

帝力生成大,人心灌溉公。

共图歌政理,多稼答年丰。

(0)

题玉堂散直图送吴汝贤修撰省觐还闽

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

衣冠济济堂中人,犹似前时起居注

门下斜连金水河,石桥五垒横蛟鼍。

扣阍不许外人到,挟册时见诸王过。

奎文上应图书府,插架连签照今古。

同游恐是十洲仙,下界纷纷半尘土。

迩来新诏开中堂,储材圣训何洋洋。

日令三馆坐群彦,应制往往催诗章。

从容退食龙楼外,松下传餐解簪带。

光禄之酒大官羊,终岁天厨有佳赉。

宫壶早午漏未央,旭日半下城西墙。

出门跨马人分首,缓步不知归路长。

老珰如能解人意,惯识青衫閤门吏。

几回尔女笑相嘲,何幸相从禁中地。

我居史馆今十年,碌碌追陪叨俸钱。

就中却爱吴汝贤,才气迥出千人先。

承恩谒告辞丹扆,綵服辉辉照秋水。

何人为写玉堂图,天上风光动桑梓。

我思古人不可当,身在江湖忧庙廊。

君是八闽奇俊郎,一饭之际宁可忘。

君家二老俱无恙,莫遣文章负今上。

朝朝散直定思君,早趣归装拜天仗。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五十四

谁对螭头近御筵?迩英帘下集群贤。

起居注罢簪彤管,女史频催索彩笺。

(0)

叶舍人

舍人家世称儒素,供奉班联起居注

仙郎尽识凤凰毛,父老相传骢马步。

当日兰台抗疏还,读书高卧柳亭山。

至今犹忆张文纪,年少官微犯帝颜。

闻君夜入蓬莱直,归梦时时动秋色。

翰染金茎彩露寒,庐开玉树青天逼。

回首南云春事繁,浮丘峰下小桃源。

他时摇艇新安水,坐把江花醉故园。

(0)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

十叶开昌运,三辰丽德音。
荐功期瘗玉,昭俭每捐金。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沈。
仍闻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孝理本忧勤,玄功在啬神。
睿图传上嗣,寿酒比家人。
仙驭三清远,行宫万象新。
小臣司吉从,还扈属车尘。
候晓传清跸,迎风引彩旒。
共瞻宫辂出,遥想望陵愁。
弓剑随云气,衣冠奉月游。
空余驾龙处,摇落鼎湖秋。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